卫绾赞同出兵,但有前车之鉴,不能莽撞行事。北方士兵不适应炎热潮湿的气候,没有充足的准备,仓促南下,恐会遭遇周灶大军同样的困境。
窦婴附议此言。
有红糖之利,百越之地必须拿下,可事情不能操之过急。
刚经历同匈奴一场大战,斩获斐然,边军损失同样不小。兼诸王陆续抵京,对分润盐铁之利和上交铸币权的态度都有松动,这个时候还是稳定为上。
就在这时,太农令突然开口:“陛下,臣闻长沙国盛产稻,南越近长沙国,亦能种稻。”
太农令的前身是治粟内史,主要掌管国家租税钱谷。顾名思义,坐在这个位置上的大佬,对农事必然有一定了解。
他此前并未关注百越,自然不会想到粮食问题。刘彻召他入宫,为的是询问甘蔗种植,同没想到稻谷之上。
只能说无心插柳,身为掌管粮税的大佬,基础知识雄厚,听天子提起长沙国,询问当地气候和种植条件,脑子里灵光频闪。
长沙国有柘,南越同能种柘。长沙国盛产稻谷,南越与之临近,必然能够种植。推及百越之地,赫然又是一块粮产地!
经过太农令一番分析,赵嘉尚无法提出的产粮地,意外被揭开面纱,摆到刘彻面前。
既能种柘制糖,又可能丰产粮食,为民果腹,为朝廷增加税收,这样的地盘,不拿下简直天理难容!
刘彻手按奏疏,双目灼灼。
卫绾四人明了天子之意,同时表态,只要条件具备,解决士兵不适应环境,多患疾病的问题,大军随时南下,绝无二话!
第两百零七章
建元三年,八月
朝会之上,大将军窦婴奏闽越私踞逆南海王地,藏匿前吴国太子驹,兵袭东瓯,请发兵惩之。
“夫蛮夷畏威不服德,又数反复,唯力至覆德,迁民纳土,置郡县,则天威可属。”
窦婴这番话说得相当直白,直白到让不知内情的朝臣瞠目结舌,半晌反应不过来。
他们惊讶的不是窦婴要发兵,单凭藏匿刘驹一则,就足够将闽越揍死。而是对“迁民纳土”感到奇怪。在大多数朝臣眼中,那片地界压根没什么价值,打下来做什么?
更重要的是,出身北地的汉兵不适应南方气候,劳师动众未必能有斩获。甚者,还会如前隆虑侯一般,率大军南下,未至目的地,军中多患疾病,不得不扼腕折返。
距天子召见卫绾、窦婴等人过去数日,纳百越之地又太过出乎预料,一时之间,竟无人将两件事联系到一起。
大概是刘彻迟迟不出声,给了某些人错觉,如田蚡之辈,急于在天子面前表现一番,当即起身禀奏:“陛下,越人常相攻,不足异也。其性狡诈,秦时背秦,高祖皇帝论功封赏,不感恩德,又数度反复。臣之见,闽越袭东瓯,小事也,不足劳动大军,严斥命罢兵则可。”
此言一出,殿中出现短暂寂静。
田蚡这番举动,不客气点讲,完全是在和窦婴打擂台。
谁给他的勇气?
失心疯了?
即使有朝臣认为百越之地没多少价值,派兵救东瓯也有些小题大做,闽越可是藏匿前吴国太子刘驹!
单凭这一点,窦婴的奏请就值得重视,不能随意应对。
可惜田蚡太急于刷存在感,以为天子启用自己,未尝没有分权窦氏的意思,自以为是,当场和窦婴叫板。
仔细想一想,窦、陈、王三家联合,目前有利于天子,等到解决盐铁和铸币的问题,天子会不会如鲠在喉,认为他们的威胁太大?
越想越是这般,田蚡脑袋发热,觉得自己该拼一把,当殿反驳窦婴,摆明自己的态度。
他急于取得刘彻的信任,摆脱淮南王女刘陵的威胁。只要让天子认为,他甘愿做帝王手中剑,无惧得罪重臣,日后刘陵掀盖子,也会被认定是诽谤陷害之举。
在旁人眼中,田蚡是鲁莽,是头脑发热。在他自己认为,实是取生之道,不得不为。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黄烟 装腔启示录+番外 情调失格[娱乐圈] 因为我好看 丑飞蛾+番外 偏执将军的小竹马 重生后我决定继承家产+番外 全民 主播是队霸 你是不是玩不起 这福神让给你当行不行 愿者上钩 我家有个病美人+番外 求魔之猫有灵 灵异系统第一奸商[无限] 陛下靠嘴甜续命 岁月威胁我忘了你 炮灰是条小蠢鱼 成为白月光的临时小A 重生九零之圆满人生 末世地下皇帝,天黑以后我说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