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文陆双杰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猪猪岛小说网 www.zhuzhudao.cc,最快更新穿越之帝王传奇最新章节!
第14章 文陆双杰
早朝之时,我见到了文天祥,陆秀夫这两位后世著名的南宋爱国志士。
文陆二人均是出生于1236年,又于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同中进士,文天祥文武双全,后世所留名作“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为千古绝唱。至于陆秀夫,历史上记载则相对较少,名气也逊于文天祥,其与文天祥,张世杰并称宋末三杰,最后背负幼帝跳海而亡。
接到圣旨时,文天祥刚刚辞去瑞州知县,闲居在家,陆秀夫则在扬州李庭芝手下任职参议官。
文天祥所在的江西本来较之陆秀夫所在的扬州为远,只是陆秀夫在军中有事物需要交接,而文天祥基本闲野无事可以立即起程,所以两人几乎同时抵京。
“臣文天祥,臣陆秀夫,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两位爱卿免礼,平身。”我看了看二人接着说道,“文爱卿,陆爱卿,朕封你们二位崇政殿说书,留朝听令。”
“谢陛下恩宠。”文,陆两人再拜于地。
文天祥身形较为高大,气宇轩昂,难怪当年宋理宗会钦点其为状元,曾经当堂说道,“天祥,天祥,这是天降的吉祥,是宋朝有瑞气的预兆。”而且还亲自为其赐字“宋瑞”,后来文天祥便以宋瑞为字。陆秀夫则较为矮小,一脸正气,性格沉稳干练,不善言语,深得李庭芝喜爱。
贾似道冷眼相看,面无表情,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虽然事先我以先帝之名和贾似道说过这二人,但其心中多少有些不快吧。
下朝后,我在御书房召见了何基,文天祥及陆秀夫三位崇政殿说书。
这何基也算是宋末大儒了,以读书讲学为平生志向,教授门生,不遗余力,其治学笃实,有类汉儒,阐明发挥,多创新意,只是在后世的名气远远不及文陆二人。
文陆二人加上张世杰能够被后世称为宋末三杰,主要还是因为不屈的民族气节。
“三位爱卿请坐,小七,上茶。”
“谢皇上。”
“三位不必拘礼,这是御书房,随意即可。三位先生均是博学多才之人,自今日起,便请各位给朕讲解这治国之道。何爱卿,你年岁最长,就先来吧。”
何基年纪已近八旬,身体尚算硬朗。
我认真听完了三位的讲解,从其言论中可以看出,何基相对中庸,或许是在朝中的时间长,知道赵禥不学无术,所以只是浅显地讲述了为君,为臣,为民之本。而文陆二人则年轻气盛,加上少在京中,是以言谈尖锐,更多触及到民间疾苦以及对朝政提出委婉的批评。
“三位先生所言让朕感悟甚多,今日讲学先到此处。文爱卿,陆爱卿,你们二人刚刚进京,就给朕讲讲各自地区的风情吧,何爱卿辛苦了,先行告退,回去休息吧。”
文天祥有胆有识,日后也是文武双全的英雄,只是现在并未领兵打仗,还没有显示出军事方面的才能,那些流传后世的名作也都是其中后期在军营中有感所作,此时之言谈大都是些地方民政。
我突然想到,如果历史因我而变,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还会有吗?
陆秀夫字君实,性格内向,但条理清晰,对照着城防图,三言两语就将扬州城的布防讲述清楚。
扬州城制置使李庭芝不愧是宋末之名将,虽然我不懂军事,也能看出这扬州城的防御体系十分健全,布局合理,疏密相间,各个防御点之间易于联系而又不显局促。
“扬州城的布防可谓十全九美了。”我冷不丁地突然说道。
“十全九美?”陆秀夫不解地问道。
“是啊,还未尽完美。”
陆秀夫低头不语,又将城防图详细看了一遍,有些不服气道:“扬州城的布防是李大人及属下等经过长时间商议后的结果,这其中的欠缺之处还请陛下指点。”
文陆二人都是我预想班底的重要成员,自然得想办法让他们信服。
我指了指地图说道:“二位爱卿来看,这里,扬州城北门外不远处的这个地方,叫平山堂,此处地势较高,在上面可以俯瞰州城,一览无余,如果朕是蒙古人,便会在此地建立数座塔楼,并多设攻城弩等器械,就能居高临下掩护地面部队的进攻,从而使扬州城城墙的防御作用大为降低,简单而言,就是空中的制高点被朕占领了,这就是那美中不足之处了,平面完美,立体欠缺。”
文天祥没有身临其境,倒还没有太多的感觉,那陆秀夫听罢却已是冷汗淋漓,顾不得没听懂什么叫立体,惊慌失措道:“若非陛下提醒,这扬州城危险了。”
随后,陆秀夫紧盯着地图长考起来,时而眉头紧皱,时而和文天祥探讨几句,却始终未得良方。
我也不去催他们,只是静静地品着香茗。
良久,陆秀夫突然跪倒在地道:“还请陛下赐教,救我扬州城军民于危机之中。”
“快快起来,扬州军民也都是朕之子民,朕当然会尽朕之责任。”我扶起陆秀夫说道,“唯一的办法就是扩城,你们来看,这平山堂与最近的城墙间相距甚近,可派人修筑大城包围平山堂,便能将这北门的制高点纳入城防,如此扬州城无忧亦。”
陆秀夫本就聪明,听我这一提点,稍加思索便已明白,当下再次跪倒,郑重地磕了三个响头道:“陛下真乃神人也,还有一事,扬州城连年战火,士卒伤亡日渐,陛下能否加派军队前往?”
我知道陆秀夫这次磕头是真心所然的了,于是等他磕完头才说道:“陆爱卿,起来说话,今朝中局面复杂,且这临安将士大都是乌合之众,朕会在三四年之内彻底改变军制,如果近期扬州城急需士卒,朕认为可就地招募流民。”
“就地招募?扬州城外流民甚多,这倒是能够解决燃眉之急。”陆秀夫起身说道。
“暂且只能如此。”
“是,陛下,臣这就回信李大人。”
我笑笑道:“陆爱卿,你告诉李大人时,以上这两点都是你的建议,明白吗?”
陆秀夫愣道:“属下愚钝,不明白陛下之意。”
我见这陆秀夫如此直接,也是好感顿生道:“爱卿日后自会明白,不仅此事,就连朕今日所谈之事也不要外传,朕现在是潜龙在渊啊,哈哈。”
“谨遵陛下旨意。”
我站起身来,眼里精光一射道:“好,宋瑞,君实,你们二位今后都是我大宋之栋梁,好生为朝廷做事,待朕飞龙在天之日,朕自会将我大宋朝带到宇内之巅,到时两位都是中兴之臣,必会流芳后世。”
文陆二人听我直接叫宋瑞,君实,心里一阵激动。大凡皇帝开口称臣子之字,是将其当作肱骨之臣了。
古时的读书人不就是盼着一身学问卖与帝王家吗?
况且我之言语本身也是文陆二人平生之志,此时亲耳听见我的豪言壮语,也是心潮澎湃:“臣等愿誓死追随陛下,北定中原,中兴大宋。”
第14章 文陆双杰
早朝之时,我见到了文天祥,陆秀夫这两位后世著名的南宋爱国志士。
文陆二人均是出生于1236年,又于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同中进士,文天祥文武双全,后世所留名作“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为千古绝唱。至于陆秀夫,历史上记载则相对较少,名气也逊于文天祥,其与文天祥,张世杰并称宋末三杰,最后背负幼帝跳海而亡。
接到圣旨时,文天祥刚刚辞去瑞州知县,闲居在家,陆秀夫则在扬州李庭芝手下任职参议官。
文天祥所在的江西本来较之陆秀夫所在的扬州为远,只是陆秀夫在军中有事物需要交接,而文天祥基本闲野无事可以立即起程,所以两人几乎同时抵京。
“臣文天祥,臣陆秀夫,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两位爱卿免礼,平身。”我看了看二人接着说道,“文爱卿,陆爱卿,朕封你们二位崇政殿说书,留朝听令。”
“谢陛下恩宠。”文,陆两人再拜于地。
文天祥身形较为高大,气宇轩昂,难怪当年宋理宗会钦点其为状元,曾经当堂说道,“天祥,天祥,这是天降的吉祥,是宋朝有瑞气的预兆。”而且还亲自为其赐字“宋瑞”,后来文天祥便以宋瑞为字。陆秀夫则较为矮小,一脸正气,性格沉稳干练,不善言语,深得李庭芝喜爱。
贾似道冷眼相看,面无表情,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虽然事先我以先帝之名和贾似道说过这二人,但其心中多少有些不快吧。
下朝后,我在御书房召见了何基,文天祥及陆秀夫三位崇政殿说书。
这何基也算是宋末大儒了,以读书讲学为平生志向,教授门生,不遗余力,其治学笃实,有类汉儒,阐明发挥,多创新意,只是在后世的名气远远不及文陆二人。
文陆二人加上张世杰能够被后世称为宋末三杰,主要还是因为不屈的民族气节。
“三位爱卿请坐,小七,上茶。”
“谢皇上。”
“三位不必拘礼,这是御书房,随意即可。三位先生均是博学多才之人,自今日起,便请各位给朕讲解这治国之道。何爱卿,你年岁最长,就先来吧。”
何基年纪已近八旬,身体尚算硬朗。
我认真听完了三位的讲解,从其言论中可以看出,何基相对中庸,或许是在朝中的时间长,知道赵禥不学无术,所以只是浅显地讲述了为君,为臣,为民之本。而文陆二人则年轻气盛,加上少在京中,是以言谈尖锐,更多触及到民间疾苦以及对朝政提出委婉的批评。
“三位先生所言让朕感悟甚多,今日讲学先到此处。文爱卿,陆爱卿,你们二人刚刚进京,就给朕讲讲各自地区的风情吧,何爱卿辛苦了,先行告退,回去休息吧。”
文天祥有胆有识,日后也是文武双全的英雄,只是现在并未领兵打仗,还没有显示出军事方面的才能,那些流传后世的名作也都是其中后期在军营中有感所作,此时之言谈大都是些地方民政。
我突然想到,如果历史因我而变,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还会有吗?
陆秀夫字君实,性格内向,但条理清晰,对照着城防图,三言两语就将扬州城的布防讲述清楚。
扬州城制置使李庭芝不愧是宋末之名将,虽然我不懂军事,也能看出这扬州城的防御体系十分健全,布局合理,疏密相间,各个防御点之间易于联系而又不显局促。
“扬州城的布防可谓十全九美了。”我冷不丁地突然说道。
“十全九美?”陆秀夫不解地问道。
“是啊,还未尽完美。”
陆秀夫低头不语,又将城防图详细看了一遍,有些不服气道:“扬州城的布防是李大人及属下等经过长时间商议后的结果,这其中的欠缺之处还请陛下指点。”
文陆二人都是我预想班底的重要成员,自然得想办法让他们信服。
我指了指地图说道:“二位爱卿来看,这里,扬州城北门外不远处的这个地方,叫平山堂,此处地势较高,在上面可以俯瞰州城,一览无余,如果朕是蒙古人,便会在此地建立数座塔楼,并多设攻城弩等器械,就能居高临下掩护地面部队的进攻,从而使扬州城城墙的防御作用大为降低,简单而言,就是空中的制高点被朕占领了,这就是那美中不足之处了,平面完美,立体欠缺。”
文天祥没有身临其境,倒还没有太多的感觉,那陆秀夫听罢却已是冷汗淋漓,顾不得没听懂什么叫立体,惊慌失措道:“若非陛下提醒,这扬州城危险了。”
随后,陆秀夫紧盯着地图长考起来,时而眉头紧皱,时而和文天祥探讨几句,却始终未得良方。
我也不去催他们,只是静静地品着香茗。
良久,陆秀夫突然跪倒在地道:“还请陛下赐教,救我扬州城军民于危机之中。”
“快快起来,扬州军民也都是朕之子民,朕当然会尽朕之责任。”我扶起陆秀夫说道,“唯一的办法就是扩城,你们来看,这平山堂与最近的城墙间相距甚近,可派人修筑大城包围平山堂,便能将这北门的制高点纳入城防,如此扬州城无忧亦。”
陆秀夫本就聪明,听我这一提点,稍加思索便已明白,当下再次跪倒,郑重地磕了三个响头道:“陛下真乃神人也,还有一事,扬州城连年战火,士卒伤亡日渐,陛下能否加派军队前往?”
我知道陆秀夫这次磕头是真心所然的了,于是等他磕完头才说道:“陆爱卿,起来说话,今朝中局面复杂,且这临安将士大都是乌合之众,朕会在三四年之内彻底改变军制,如果近期扬州城急需士卒,朕认为可就地招募流民。”
“就地招募?扬州城外流民甚多,这倒是能够解决燃眉之急。”陆秀夫起身说道。
“暂且只能如此。”
“是,陛下,臣这就回信李大人。”
我笑笑道:“陆爱卿,你告诉李大人时,以上这两点都是你的建议,明白吗?”
陆秀夫愣道:“属下愚钝,不明白陛下之意。”
我见这陆秀夫如此直接,也是好感顿生道:“爱卿日后自会明白,不仅此事,就连朕今日所谈之事也不要外传,朕现在是潜龙在渊啊,哈哈。”
“谨遵陛下旨意。”
我站起身来,眼里精光一射道:“好,宋瑞,君实,你们二位今后都是我大宋之栋梁,好生为朝廷做事,待朕飞龙在天之日,朕自会将我大宋朝带到宇内之巅,到时两位都是中兴之臣,必会流芳后世。”
文陆二人听我直接叫宋瑞,君实,心里一阵激动。大凡皇帝开口称臣子之字,是将其当作肱骨之臣了。
古时的读书人不就是盼着一身学问卖与帝王家吗?
况且我之言语本身也是文陆二人平生之志,此时亲耳听见我的豪言壮语,也是心潮澎湃:“臣等愿誓死追随陛下,北定中原,中兴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