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施粥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猪猪岛小说网 www.zhuzhudao.cc,最快更新明末行最新章节!
当庞刚接到报告发现清军踪迹时,他沉吟了片刻下令部队加快行军速度,立即向天津挺进。
一旁的大壮见状不禁疑惑道:“大人,鞑子已然攻克天津,此刻虽无重兵把守,但想必周围还有不少零散的清兵,咱们若是路经天津前往京师势必会被他们拖慢行军速度,届时卢督师怪罪下来恐对大人不利啊,咱们不如绕过天津,不与鞑子纠缠为好。”
庞刚看了看这个对自己忠心耿耿但性情憨直的爱将一眼,轻叹了口气:“大壮,天津遭劫,数十万百姓被掳走,但依然还是有十余万百姓流落四方,这些百姓皆为我大明的子民,咱们若是不管不顾,他们十有**不是被饿死就是被鞑子杀死。咱们此刻若是绕过天津,将置那些百姓于何地呢?”
大壮呆了呆,才躬身道:“大人菩萨心肠,末将自愧不如。”
其实庞刚还有另外的心思,此刻的山东处于庞刚直接控制下的地盘已经占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也在他岳父魏同年控制之下,至少名义上是这样的。而庞刚若想日后以山东为自己的老巢和根据地,就必须要把山东发展成一个安居乐业的地方,因此,增加自己地盘上的人口数量则是必须的,有了充足的人口,庞刚无论是征兵还是发展农业才能更好的进行。
有了足够支持自己的庞大的人口基数,庞刚接下来的那些触及到地主阶层的改革才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而纳西流落在各地的流民就是庞刚最好的潜在的支持者。
崇祯十年四月初五。庞刚来到了已经变成残垣断壁的天津城外,映入大军眼帘的则是一副宛如世界末日般的景象。到处都是烧毁的房屋和无人处理的尸体。
庞刚骑在马上,茫然的环顾四周。一望无际的平坦干燥的黄土地上。难见树木。人马过后,扬起的灰尘漫天。大地虽然广阔,沿途却没什么人烟,庞刚看见不少小的村子都被废弃了。
此刻的天津由于天灾**,加上这次的清兵入寇。天津附近的地方都惨造劫掠,整个天津城内外到处都是草木枯焦,所见之处连山地树木都是白花花的,野菜野草早就被流民被吃光了,树皮也被扒掉了。甚至连草根也被挖光了。
到处是流民的死尸饿殍,甚至看到路旁刮人肉者如屠猪狗。遍地的流民。遍地的贼匪,除了一些大的庄子及堡子外,行走野外,就难见有人烟的小型村落。
“乱世人命不如狗啊!”看到这么凄凉的景色,庞刚不禁连连摇头叹息。
这样的惨景连跟在庞刚身后的士卒们也唏嘘起来,他们许多人在当兵前都是流民出身,这样的景象他们看得多了,此刻再次看到这样的景象,又勾起了他们心中不堪回首的记忆,再对比现在他们能吃饱穿暖的生活,更加坚定了他们跟随庞大人的心思。
入了天津城后,在那些残垣断壁下、在大街两旁,到处是衣衫褴褛的流民,他们一个个奄奄一息的趴在街道上。无数侥幸没有被清兵抓走的女孩跪在街上,头上插着枯草结成的草环,示意自愿做别家的奴婢,只求一口饱饭吃。
庞刚实在有些看不下去了,叹了口气低声对大壮说:“你赶紧去把辎重营的营官叫来,赶紧在街上开设粥铺,记住粥不能太稠,否则这些流民的肚子会受不了的。”
“末将谨遵将令!”大壮立即抱拳而去。
对于开设粥铺,庞刚麾下的青州军早已是轻车驾熟,很快,天津城的大街上一字排开的架设起了上百口的大锅,锅下面是熊熊燃烧的柴火,锅里熬着较稀的小米粥,看上去是金黄色的,周围飘着一股股小米粥的香味,吸引着周围无数的流民,看着锅里的米粥,他们的眼里射出了饿狼般的绿光。
不过在每一口铁锅的旁边,都伫立着数十名虎视眈眈的士卒,在他们的威胁看护下倒也没人敢乱来。
身材魁梧的大壮挎着一把腰刀站在一口大锅旁大声喊道:“诸位父老乡亲,我家大人乃南京右都督同知、定国将军、青州指指挥使庞刚庞大人,庞大人乃仁义之人,今日在此地开设粥铺,诸位喝了这粥可莫要忘了我家大人的恩德!”
此时,在流民中口口相告下,城里的流民都蜂拥涌来,每一口大锅旁都围着上数百个流民。
又过了一会,眼看着大郭中的米粥犹如开花般四处漂浮上来,大壮冲着旁边正在熬粥的辎重兵点点头,示意可以开始施粥。
这名粗壮的辎重兵扯开了大嗓门吼道:“开始施粥了,大家都来排队,妇人和孩子在前头,青壮在后面,大家都要排队,否则都大棍子赶出去。”
听了这名辎重兵的话周围流民当中的青壮都开始骚动起来,显然是不能理解为什么这些官兵会先照顾那些毫无能力的老弱妇孺,平时官兵不都是先对他们这些青壮青睐有加的么?
其实老弱妇孺优先是庞刚在青州就定下的硬性规定,这个规定在后世已经深入人心,庞刚自然也不例外。而且庞刚也认为,一个民族可以遭受磨难,但却不能丢掉一些传统,尤其是这些传统还涉及到基本人伦和道德底线的时候。
尽管庞刚的有些部下对庞刚的这个规定开始有些不理解,但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在庞刚的影响下,青州也慢慢的竖立起了一个习惯,那就是大老爷们就要有一个大老爷们的担当,哪怕就是饿死也不能做一些触犯做人底线的事。
那些老弱妇孺们颤巍巍的排在了队伍的前面,带着些许惊恐的目光看着周围,在他们印象里,乱世中他们这些人往往都是优先被抛弃的对象,若是碰到饿狠的青壮,她们甚至有被吃掉的危险,哪有现在这样优先打粥的权力。
一名形态枯瘦的少妇领着一名消瘦的小女孩领了粥后“噗通”一声跪倒在正站在大铁锅旁的大壮身边,哽咽着哭道:“小妇人谢过将军的大恩大德,您可是救了小妇人一家的性命啊!”
大壮不忍的扶起了这名妇人,叹了口气说道:“这位大姐,救你们的非是我,而是我家大人,只是我等大军不能再次久留,明日还得赶往京师勤王,不能长久逗留于此,你们自己还要珍重才是。”
“这.......这可如何是好?”这名妇人扯着大壮的袖子惊慌问着,她对饥饿的滋味实在是受够了。
看到机会来了,大壮才大声道:“我等乃青州来的官军,不可在此久留,原本救济灾民是官府之责,于我等无关,但我家大人实不忍看到诸位被活活饿死,故而发了善心。诸位若是没有地方去的,明日我等可以派人将诸位送到青州、莱州、登州等地,或为军户或为民户皆可,届时自会有人安置大家,大伙可以自己想想,是留在原地等着饿死还是道山东找条活路!”
“哗啦......”周围的流民都开始窃窃私语起来,毕竟他们都在这里生活了半辈子了,突然要到另外一个地方去重新开始生活,任是谁也要仔细考虑一下的。
施粥之后,庞刚带着亲兵在城里到处巡视,看到若是有人要趁乱抢劫、奸淫妇女之事立刻就被庞刚身边的亲兵拖了出来一刀砍死。如此酷刑这才震慑住了那些心怀不轨的青壮。
看到庞刚这般尽力保护自己这些老弱病残,流民们的心才渐渐稳定下来。庞刚走到一位正坐在路边喝粥的老人和小男孩身边坐了下来,他笑着对老人问道:“老人家,您愿意到青州去生活么?”
老人放下了手里缺了一个角的瓷碗叹了口气,“哎,如今这样的情形不去又能如何呢,小老儿今年已经六十有四了,本来就算是死了也不亏了,可就是放不下身边的这个小孙子,他爹娘被鞑子掳走,若是我这老头再撒手归天他可就活不下去了哇。”
庞刚又问道:“老人家,那现在鞑子已经走了,你们还能在这里接着种地么?”
“种地?”老人惨笑一声,“即便是等鞑子退走,这里的地还能种么?官府的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咱们这些老百姓难啊!我等离开此地后,家里的田地必定被那些豪强乡绅占了,我等一去那可就是断了退路了。”
听到这里,庞刚长叹了口气,华夏的百姓可真是多灾多难啊,五千多年的历史中能称得上安居乐业的却是没多少年,不是遭到战祸就是被贪官污吏盘剥。可即便是这样,华夏民族还是这么挺过来了,并且在中间没有断层,而是一直延续到了后世。
庞刚不再想下去了,转头吩咐身边的亲兵,让他们赶紧安排人手准备把这些百姓转移到天津卫的码头上去,利用还停靠在哪里的大船把这些百姓转移走,天津城里幸存的百姓估计还有三四万人,把他们转移到身弥岛或者是登州、莱州等地后,自己可就又多了一股坚定的支持者。(未完待续……RQ
当庞刚接到报告发现清军踪迹时,他沉吟了片刻下令部队加快行军速度,立即向天津挺进。
一旁的大壮见状不禁疑惑道:“大人,鞑子已然攻克天津,此刻虽无重兵把守,但想必周围还有不少零散的清兵,咱们若是路经天津前往京师势必会被他们拖慢行军速度,届时卢督师怪罪下来恐对大人不利啊,咱们不如绕过天津,不与鞑子纠缠为好。”
庞刚看了看这个对自己忠心耿耿但性情憨直的爱将一眼,轻叹了口气:“大壮,天津遭劫,数十万百姓被掳走,但依然还是有十余万百姓流落四方,这些百姓皆为我大明的子民,咱们若是不管不顾,他们十有**不是被饿死就是被鞑子杀死。咱们此刻若是绕过天津,将置那些百姓于何地呢?”
大壮呆了呆,才躬身道:“大人菩萨心肠,末将自愧不如。”
其实庞刚还有另外的心思,此刻的山东处于庞刚直接控制下的地盘已经占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也在他岳父魏同年控制之下,至少名义上是这样的。而庞刚若想日后以山东为自己的老巢和根据地,就必须要把山东发展成一个安居乐业的地方,因此,增加自己地盘上的人口数量则是必须的,有了充足的人口,庞刚无论是征兵还是发展农业才能更好的进行。
有了足够支持自己的庞大的人口基数,庞刚接下来的那些触及到地主阶层的改革才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而纳西流落在各地的流民就是庞刚最好的潜在的支持者。
崇祯十年四月初五。庞刚来到了已经变成残垣断壁的天津城外,映入大军眼帘的则是一副宛如世界末日般的景象。到处都是烧毁的房屋和无人处理的尸体。
庞刚骑在马上,茫然的环顾四周。一望无际的平坦干燥的黄土地上。难见树木。人马过后,扬起的灰尘漫天。大地虽然广阔,沿途却没什么人烟,庞刚看见不少小的村子都被废弃了。
此刻的天津由于天灾**,加上这次的清兵入寇。天津附近的地方都惨造劫掠,整个天津城内外到处都是草木枯焦,所见之处连山地树木都是白花花的,野菜野草早就被流民被吃光了,树皮也被扒掉了。甚至连草根也被挖光了。
到处是流民的死尸饿殍,甚至看到路旁刮人肉者如屠猪狗。遍地的流民。遍地的贼匪,除了一些大的庄子及堡子外,行走野外,就难见有人烟的小型村落。
“乱世人命不如狗啊!”看到这么凄凉的景色,庞刚不禁连连摇头叹息。
这样的惨景连跟在庞刚身后的士卒们也唏嘘起来,他们许多人在当兵前都是流民出身,这样的景象他们看得多了,此刻再次看到这样的景象,又勾起了他们心中不堪回首的记忆,再对比现在他们能吃饱穿暖的生活,更加坚定了他们跟随庞大人的心思。
入了天津城后,在那些残垣断壁下、在大街两旁,到处是衣衫褴褛的流民,他们一个个奄奄一息的趴在街道上。无数侥幸没有被清兵抓走的女孩跪在街上,头上插着枯草结成的草环,示意自愿做别家的奴婢,只求一口饱饭吃。
庞刚实在有些看不下去了,叹了口气低声对大壮说:“你赶紧去把辎重营的营官叫来,赶紧在街上开设粥铺,记住粥不能太稠,否则这些流民的肚子会受不了的。”
“末将谨遵将令!”大壮立即抱拳而去。
对于开设粥铺,庞刚麾下的青州军早已是轻车驾熟,很快,天津城的大街上一字排开的架设起了上百口的大锅,锅下面是熊熊燃烧的柴火,锅里熬着较稀的小米粥,看上去是金黄色的,周围飘着一股股小米粥的香味,吸引着周围无数的流民,看着锅里的米粥,他们的眼里射出了饿狼般的绿光。
不过在每一口铁锅的旁边,都伫立着数十名虎视眈眈的士卒,在他们的威胁看护下倒也没人敢乱来。
身材魁梧的大壮挎着一把腰刀站在一口大锅旁大声喊道:“诸位父老乡亲,我家大人乃南京右都督同知、定国将军、青州指指挥使庞刚庞大人,庞大人乃仁义之人,今日在此地开设粥铺,诸位喝了这粥可莫要忘了我家大人的恩德!”
此时,在流民中口口相告下,城里的流民都蜂拥涌来,每一口大锅旁都围着上数百个流民。
又过了一会,眼看着大郭中的米粥犹如开花般四处漂浮上来,大壮冲着旁边正在熬粥的辎重兵点点头,示意可以开始施粥。
这名粗壮的辎重兵扯开了大嗓门吼道:“开始施粥了,大家都来排队,妇人和孩子在前头,青壮在后面,大家都要排队,否则都大棍子赶出去。”
听了这名辎重兵的话周围流民当中的青壮都开始骚动起来,显然是不能理解为什么这些官兵会先照顾那些毫无能力的老弱妇孺,平时官兵不都是先对他们这些青壮青睐有加的么?
其实老弱妇孺优先是庞刚在青州就定下的硬性规定,这个规定在后世已经深入人心,庞刚自然也不例外。而且庞刚也认为,一个民族可以遭受磨难,但却不能丢掉一些传统,尤其是这些传统还涉及到基本人伦和道德底线的时候。
尽管庞刚的有些部下对庞刚的这个规定开始有些不理解,但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在庞刚的影响下,青州也慢慢的竖立起了一个习惯,那就是大老爷们就要有一个大老爷们的担当,哪怕就是饿死也不能做一些触犯做人底线的事。
那些老弱妇孺们颤巍巍的排在了队伍的前面,带着些许惊恐的目光看着周围,在他们印象里,乱世中他们这些人往往都是优先被抛弃的对象,若是碰到饿狠的青壮,她们甚至有被吃掉的危险,哪有现在这样优先打粥的权力。
一名形态枯瘦的少妇领着一名消瘦的小女孩领了粥后“噗通”一声跪倒在正站在大铁锅旁的大壮身边,哽咽着哭道:“小妇人谢过将军的大恩大德,您可是救了小妇人一家的性命啊!”
大壮不忍的扶起了这名妇人,叹了口气说道:“这位大姐,救你们的非是我,而是我家大人,只是我等大军不能再次久留,明日还得赶往京师勤王,不能长久逗留于此,你们自己还要珍重才是。”
“这.......这可如何是好?”这名妇人扯着大壮的袖子惊慌问着,她对饥饿的滋味实在是受够了。
看到机会来了,大壮才大声道:“我等乃青州来的官军,不可在此久留,原本救济灾民是官府之责,于我等无关,但我家大人实不忍看到诸位被活活饿死,故而发了善心。诸位若是没有地方去的,明日我等可以派人将诸位送到青州、莱州、登州等地,或为军户或为民户皆可,届时自会有人安置大家,大伙可以自己想想,是留在原地等着饿死还是道山东找条活路!”
“哗啦......”周围的流民都开始窃窃私语起来,毕竟他们都在这里生活了半辈子了,突然要到另外一个地方去重新开始生活,任是谁也要仔细考虑一下的。
施粥之后,庞刚带着亲兵在城里到处巡视,看到若是有人要趁乱抢劫、奸淫妇女之事立刻就被庞刚身边的亲兵拖了出来一刀砍死。如此酷刑这才震慑住了那些心怀不轨的青壮。
看到庞刚这般尽力保护自己这些老弱病残,流民们的心才渐渐稳定下来。庞刚走到一位正坐在路边喝粥的老人和小男孩身边坐了下来,他笑着对老人问道:“老人家,您愿意到青州去生活么?”
老人放下了手里缺了一个角的瓷碗叹了口气,“哎,如今这样的情形不去又能如何呢,小老儿今年已经六十有四了,本来就算是死了也不亏了,可就是放不下身边的这个小孙子,他爹娘被鞑子掳走,若是我这老头再撒手归天他可就活不下去了哇。”
庞刚又问道:“老人家,那现在鞑子已经走了,你们还能在这里接着种地么?”
“种地?”老人惨笑一声,“即便是等鞑子退走,这里的地还能种么?官府的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咱们这些老百姓难啊!我等离开此地后,家里的田地必定被那些豪强乡绅占了,我等一去那可就是断了退路了。”
听到这里,庞刚长叹了口气,华夏的百姓可真是多灾多难啊,五千多年的历史中能称得上安居乐业的却是没多少年,不是遭到战祸就是被贪官污吏盘剥。可即便是这样,华夏民族还是这么挺过来了,并且在中间没有断层,而是一直延续到了后世。
庞刚不再想下去了,转头吩咐身边的亲兵,让他们赶紧安排人手准备把这些百姓转移到天津卫的码头上去,利用还停靠在哪里的大船把这些百姓转移走,天津城里幸存的百姓估计还有三四万人,把他们转移到身弥岛或者是登州、莱州等地后,自己可就又多了一股坚定的支持者。(未完待续……R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