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猪岛小说网 > 《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全7册 > 第二十三章 终点,起点:最后的朋友们
第二十三章 终点,起点:最后的朋友们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
猪猪岛小说网 www.zhuzhudao.cc,最快更新《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全7册最新章节!
为了建立这个伟大的帝国、他付出了自己的青春、精力,牺牲了爱人、朋友和属下他杀了很多人,做错了很多事,现在终于走到了终点
此时大明帝国的内部,也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战争造成的破坏已成为过去,经济得以恢复,国库渐趋充盈,朱元璋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这片饱经战火摧残的土地恢复了生机。
朱元璋对此也十分满意,应该说,他是一个好父亲、好祖父。幼年的不幸遭遇使得他不愿自己的子孙受苦。为了让继承人可以安心地统治天下,为了维持这种欣欣向荣的景象,他为自己的帝国建立了一整套完备系统,他坚信只要子孙们坚守自己创立的制度,大明帝国将永远延续下去。
但要保证皇位永远属于自己的子孙,还必须清除一些人,这些人包括胡惟庸、李善长、蓝玉等(名单很长),经过二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和胡蓝案的血雨腥风,他基本解决了问题。
似乎一切都很完美,该杀的杀了,该整肃的也整肃了,就此结束了吗?
不,还没有。
还有几位老朋友需要做个了断。
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杀掉了四十年前为他算命的周德兴(大家应该还记得他),这位已经被封为江夏侯的算命先生终于兑现了当年的算卦结果——卜逃卜守则不吉。
他确实是无处可逃,也无法可守了。
洪武二十七年(1394),朱元璋杀颍国公傅友德,一代名将就此陨灭。与他同时被杀的还有蓝玉的副将、在捕鱼儿海战役中立有大功的定远侯王弼。
洪武二十八年(1395),朱元璋杀宋国公冯胜,这位开国六公爵的硕果仅存者终于没有躲过这一刀。
杀吧,杀吧,为了帝国的将来,你们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当年的伙伴一个个都被送走了,事情终于可以了结了。
对了,还剩下最后一个——汤和。
汤和是很懂事的,与胡惟庸、蓝玉不同,他一向对朱元璋尊重有加,而且他很早就看出朱元璋的强大与可怕,所以他选择了放弃兵权,安享荣华。
其实朱元璋并没有完全赶尽杀绝,曹国公李景隆(李文忠之子袭父爵)、武定侯郭英、长兴侯耿炳文都逃过了朱元璋的屠刀,但汤和与他们不同,作为与朱元璋一同起兵的伙伴,他比别人更有影响力、更有威胁。
所以尽管汤和已经不再掌兵,朱元璋还是去看望了汤和,当然,这次探望在某种程度上将决定汤和的生死。
当朱元璋看到汤和时,他惊奇地发现,这位当年英勇无畏的将军只能躺在椅子上,嘴角流着涎水,支撑着向他行礼。
汤和似乎也了解朱元璋的来意,他以一种常人难以理解的眼神看着朱元璋,那眼神中隐含着乞求。
陛下,难道你真的一个都不留吗?
朱元璋懂得这种眼神的意义。四十年前,一群出身贫贱却胸怀大志的年轻人,为了生存和理想,挺身而出,经历千辛万苦,推翻暴元,建立了大明王朝。他们曾经憧憬过未来,也曾互相许愿,以荣华相见。在走向成功的路上,有人死去,有人活了下来。
而此时,幸存者只剩下了一个站着的人和一个躺着的人。
朱元璋不会忘记,四十年前的濠州城,一个九夫长的身后跟随着一个谦恭的千户。
几十年的刀光剑影和斧声烛影,当年的朋友都远去了,有些是为我而死的,有些是我杀的,想来所谓孤家寡人,就是如此吧。
汤和,活下去吧,那激荡岁月里英姿勃发、生死共进的人们,现在只剩下你和我了,陪我走完这段路吧。
我很孤独。
送走了老朋友,朱元璋终于放心了,大好河山将永远掌握在自己子孙的手中。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虽然之后发生了很多他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情,但这个判断却始终是正确的。
烧掉良弓、杀掉走狗固然是好,可问题也随之而来了,蒙古骑兵仍然时不时地骚扰边界。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游牧民族不擅长耕田,一旦从统治者的位置上退休,想再就业就很难了,粮食衣服金银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获得这些东西的最好方式只能是重操旧业——抢劫,这也是没办法,总得找条活路吧。
朱元璋老了,他不再是那个意气风发、纵横千里的年轻人,长期的战争经历和繁重的公务压弯了他的身躯、消磨了他的锐志。且不说眼前的这些打劫者,万一将来又出个蒙古第二,谁去抵抗呢?
年轻人还是靠不住的,他们只会空读兵书,战争不是儿戏,需要严谨的思维和准确的判断。李景隆年纪不大,可这个人除了是李文忠的儿子外,什么都不是。而此时能带兵、有经验的都被杀掉了,这又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可就如同以前一样,朱元璋总是能够想出解决的办法。他找到了一个极有军事天赋的人,这个人的能力足以完成保护国家安全的任务;更重要的是,这个人的忠诚是绝对可以信任的。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朱棣。
祸根
至正二十年四月,根据可靠情报,陈友谅即将率大军进攻应天,兵势极为强大,谋臣武将个个人心惶惶,而就在这战云弥漫之时,一位身份卑贱的妻子为朱元璋生下了一个儿子。当然,这实在不是个生孩子的好时候。很多人都已经准备收拾包裹分行李散伙了,没人顾得上这位母亲和她的儿子。朱元璋照例去看了看,但也仅此而已,对他而言,现在最重要的是保住自己的命,儿子已经有三个了,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在险恶环境中出生的这个婴儿,就是朱棣。而按照出生地属地原则,他应该算是南京户口。
虽然他是城市户口,但他的出生环境似乎并不比当年的朱重八好,因为至少朱五四全家不用担心脑袋搬家的问题。
一位传奇的帝王从此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痕迹,从一声啼哭开始。
自古有云:善用刀剑者,死于刀剑下。
而对于这个婴孩而言,生于战火,死于征途,似乎就是他一生的宿命。
朱棣的童年是在一种特殊的环境下度过的,他的母亲并不是马皇后,虽然《明实录·成祖实录》中曾经确定了这一点,但种种证据显示,他的母亲另有其人,其身世十分神秘,我们将在后面对此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叙述。
虽然在他当上皇帝后改动了自己的出生记录,但这只能骗骗后来的人(现在看来这一目的也未达到),当年他是不可能拿这些蹩脚的把戏去糊弄朱元璋的,虽然朱元璋很忙,但儿子是哪个老婆生的,他还是有数的。
也正是因为他的母亲身份低贱,且并非长子,从小朱棣就没有得到过什么好的待遇,当然,这是相对于他的哥哥朱标而言的。
虽然朱标的母亲地位也不高,但他是长子,而且为人忠厚,很得朱元璋的喜爱,在洪武元年正月初四,即明朝建立的同日,就被立为太子。
而朱棣从小就被告知,自己将来只能做那个高高在上的继承人的臣子,当那个人登上皇位后,每当听到他的指令(圣旨),必须跪下并以虔诚的态度接受,即使这道指令是让自己去死,也必须服从,并叩谢圣恩。
凭什么?就因为他早生几年?
这种不公平的待遇随着朱棣的成长越来越明显,朱元璋十分注意对朱标的教育,他为太子设立了东宫,而且派了当时最著名的学者宋濂来教导太子的学业。
此外,他还专门指派了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徐达兼太子少傅。如太子有疑问可以随时得到此二人的指点。
这堪称当年的最豪华阵容,天下最优秀的文臣武将都聚集在太子身边,在他们的熏陶下,太子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反观朱棣就不同了,他出生时,父亲朱元璋只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虽然他从事的是比较特殊的劳动——造反。但在元末那无数的造反者中,此时的朱元璋只是一个小本经营者,过着有今天无明日的冒险生活,自然顾不上这个并不起眼的儿子。
虽然后来朱元璋的环境日渐改善,身份地位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朱棣并没有得到更多的优待,这是因为随着朱元璋档次的提升,他的老婆也越来越多。而其生殖能力也值得一夸,在没有他人帮忙的前提下,他一共生了二十六个儿子、十多个女儿。
此外,他还收了二十多个养子,粗略算一下,这些人足够一个加强排的兵力了。
如果朱元璋检阅这支朱家军时喊一声儿子,朱棣被叫到的概率大约是四十到五十分之一。
何苦生在帝王家。
和朱标比起来,朱棣的教育也很成问题,他应该没有受过系统的托儿所和幼儿园教育。在他童年时,正是朱元璋抢地盘的黄金时期,除朱标外,朱元璋顾不上其他儿子的教育问题,而且当时朱元璋手下最多的是士兵和将领,可做老师的文人并不多。除了寥寥几个像李善长这样主动来投奔的人外,大部分文人都是被“请”来的。
这个“请”字在实际生活中具体表现为威胁、拐骗、绑架等不同方式,如刘基、叶琛、章溢等都是被这样“请”来的。读书人混碗饭吃还是容易的,大可不必去造反。
这就注定了朱棣从小整日见到的都是那些拿着明晃晃的刀剑、穿着厚重铠甲出入的将领和缺手缺脚、身负重伤的士兵,耳中终日听到的都是什么今天砍了几个脑袋、昨天抢了多少东西之类的儿童不宜的话语。慢慢地,他也被同化了。
即使在环境变好后,朱棣也从来都不是朱元璋教育的重点对象,没有像宋濂那参考消息样的学者去教导他,他虽有皇子的名号,却似乎并没有皇子的尊荣。如果要以学习成绩来划分的话,皇太子朱标就是班里的优等生,而朱棣则是不用功读书的社会青年。
父子兵
元代末年,各地将领效法古人,广收义子。看着哪个年轻小伙子勇猛,就纳入羽下,加以栽培,待日后为之所用,这也是跟古人极为看重人伦纲常有关。吕布背叛了干爹,就被称为千古不义之人;秦琼杀养父炀帝,民间叫他“杀生王”,可见干亲的效用。朱元璋也乐行此道,收的干儿子仅见诸史册的就有十几个之多。除了他的外甥李文忠外,为明镇守云南的大将沐英也非常有名。
毛泽东曾经对朱棣的文化程度有过一个评价——半文盲,当然这个文盲不是指不识字,而是相对于当时皇家的教育水平而言的。就史料和朱棣批改的奏章来看,这个评价是比较中肯的,他确实没有什么文采,甚至还不如当年的失学青年、后来的自学成才者朱重八。
当然在实际生活中,优等生往往干不过社会青年,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与他的哥哥不同,在成长的岁月里,朱棣经常和武将们混在一起,似乎谈论战场上的事情才能引起他的兴趣。另外,他和他的一个表哥关系也很好,时常一同出游。按说他的表哥也是皇亲国戚,应该不会给他什么坏的影响,可问题在于这位表哥主抓的工作比较特殊。
他的这个表哥就是李文忠。
李文忠是仅次于徐达和常遇春的名将,甚至有人认为他的军事能力已经超过了常遇春。与李文忠在一起,除了打仗外,也没有什么可谈的了;这段经历让朱棣受益匪浅,他学到了很多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军事经验。
此外,他还有一个收获,那就是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由于李文忠比朱棣要大很多,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自然就成为了朱棣的伙伴。
幼年时的经历使得朱棣早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讨论后,他清楚地认识到——与李文忠相比,李景隆是个军事白痴。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李文忠虽然比不上龙凤,但也可以称得上是老虎,偏偏他的儿子却只能算是一只老鼠。
后来的事实证明,李景隆不但是个军事蠢材,还是个软骨头。当然李景隆的这些性格特点都已被朱棣牢牢地记在心中,他相信,将来总归是会派上用场的。
朱棣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母亲身份低贱,得不到朱元璋的多少宠爱,他有三个哥哥、二十二个弟弟,故虽贵为皇子,却没有多少人关注,浑似路边野草般无人照料。但最让他难受的是,哥哥朱标却可以享有一切优待特权,他用的东西是最好的,所用礼仪是最隆重的,文武百官见到他就跪拜行礼,诚惶诚恐。
因为大臣们知道,这个叫朱标的人将来会继承皇位,是新一代的统治者,如果要保住脑袋、官位,就一定要拍他的马屁。你朱棣是个什么东西,上不管天,下不管地,还是早点去就藩,当个土财主吧!
人不怕穷,只怕比。
朱标享受这一切的理由似乎也很充分:因为他是太子。
什么是太子?大家都是贫农朱重八的儿子,你穿开裆裤的时候我就认识你,尿床捣蛋哪一样你没干过,还真把自己当龙子龙孙了,谁不知道谁啊?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朱棣虽然不穷,却比较惨,因为无论这个家多好、多富,将来都不是他的。所以很早就认识到这一点的朱棣并没有同龄人的天真。
他知道,在这个家里,要想得到什么,必须靠自己去争取。
一定要成功
洪武四年(1371),十一岁的朱棣被封为燕王,这并不表示朱元璋特别看重他,因为据史料记载,他的二十六个儿子都被封了王,这不过是例行公事而已。十七岁时,朱棣经朱氏婚姻介绍所包办,迎娶了他的第一个妻子,而他的这个老婆正是第一名将徐达的长女。
这样看来,他的这次婚姻也包含了一定的政治色彩,体现了朱棣和武将之间的某种联盟。
二十一岁时,他奉命就藩,地点是北平,即当年之大都、今日之北京。
此时的朱棣年纪虽轻,却已饱尝人间冷暖,看透世间悲凉,身为皇子,更能感受到那些大臣内官们趋炎附势、落井下石的卑劣行径。
当然他也明白,这些人的行为并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荣耀总是站在成功者那边,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一定要做一个成功者。
他年幼时已历经战火,成长过程中又总是和武将打交道,他见识过惨烈的战场、血腥的杀戮,年轻时所经历的这一切已将他的人生角色定格为职业军人,而这个角色也将伴随他的一生,左右着他的性格,即使在他登上皇位之后。
当然,客观地讲,此时的朱棣并没有谋反的野心,说到底无非是心理不平衡,最多也只是发发牢骚而已。作为一个不起眼的皇子,他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在朱元璋面前表现自己,以便在将来分遗产时多捞点好处。
洪武二十三年,他终于开始了自己人生舞台上的第一次表演。
此时距离捕鱼儿海大捷已经过去了两年,当年的统兵大将、日渐骄狂的蓝玉已列入了朱元璋的黑名单。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自然不可能把兵权交给他,在经过仔细思考后,他把部队的指挥权授予了自己的两个儿子。
燕王朱棣正是其中的一个。
自从十年前被封在北平后,朱棣就和自己属地的邻居——蒙古骑兵打起了交道。由于双方住得太近,时常因为宅基地之类的纠纷闹点矛盾,谈不拢就打,打服了再谈,遇到打不服也谈不拢的就让朱元璋出兵远征。
名将傅友德、冯胜、蓝玉都曾带兵自北平出击蒙古,朱棣虽是皇子,但他明白,在这些老将面前自己还太嫩,于是他虚心向这些名将们学习,丝毫没有皇室的架子。此外,他还随大军上阵,亲眼见到过刀劈斧砍、你来我往的拼杀和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惨烈。
当朱标在舒适的皇宫中学习孔孟之道、圣人之言的时候,朱棣正在凄风冷月的大漠里徘徊,在满布尸首的战场上前行。并没有人教导他将来要如何去做一个好皇帝、如何统治他的臣民,对此时的朱棣而言,在战场上活下去就是唯一的目标。兵书是不管用的,别人的经验也不能照搬,而要在这个战场中取得胜利,只能依靠自己。
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从失败中获取胜利,在经历无数次残酷的考验后,朱棣最终掌握了战争的规律。他成长了,从一个战争的爱好者成长为战争的控制者,良好的判断力和坚强的意志力使他最终具备了一名优秀将领的素质。
而无数次残酷的杀戮、无数具无名无姓的尸首也彻底地冷冻住了他的心。
昨天还活蹦乱跳的一群人,第二天就变成了一堆尸体,在阵亡登记簿上可能也找不到他们的名字,他们的家人更不会知道,甚至在战后统计伤亡人数时,这些人也会被当成零头去掉。
谁会知道他们来到过这个世界?谁会知道他们也曾娶妻生子,有年迈的母亲、年幼的孩子在家里等待着他们?在这样的地方,生命是有价值的吗?
残酷的战场让朱棣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这个世界的本质,只有强者才能生存下去!
带着这样的意志和信念,朱棣统率着他的部队踏上了远征之路。
洪武二十三年,朱棣三十岁,他第一次成为了军队的主帅。
成为主帅,发兵远征曾经是他的梦想,儿时他也常看见那些名将们出征时的情景,那是一个多么光荣的时刻,亮甲怒马,旌旗飘扬,数万人将听从自己的命令,在自己的旗帜下勇往直前。
朱棣近乎狂热地喜爱上了这种残酷的美感,这就是军人的快乐与荣耀。
但朱元璋对朱棣并不完全放心,他把兵马一分为二,将另一半交给了晋王,并亲自为他们制订了作战计划。此次远征的目标有两个,分别是北元丞相咬住和太尉乃儿不花。
朱棣明白,这次出征可以算是朱元璋的一次考试,如果成绩好,将来就有好的前途,因此他为这次远征做了充足的准备。此次出征与以往一样,难点不在于能否打败敌人,而是在于能否找到他们。
基于这个正确的认识,出征后,朱棣并未鲁莽进兵,而是首先派出几支轻骑兵四处侦察,这些人经过仔细探访,果然找到了乃儿不花的确切位置。在做好保密工作后,燕王朱棣带领部队静悄悄地出发了。
由于朱棣的军事行动极其隐秘,乃儿不花竟然毫不知情,明军按照朱棣的计划准备向北元发动进攻了,然而就在军队即将到达目的地时,天突降大雪,很多人都认为风雪之中行军不利士气,要求停止进军,军营中也是一片哀怨之声。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朱棣却十分高兴,他似乎是从蓝玉的身上得到了启发,严令军队继续前进,很明显,朱棣的决断是正确的。
风雪之夜,行军虽然辛苦,但敌人也必然会丧失警惕,因为他们也认为这样的天气不适合行军。然而决胜的时机往往就在出其不意之间。
绝对不要做你的敌人希望你做的事情,原因很简单,因为敌人希望你这样做。
——拿破仑
朱棣的大军就如同当年蓝玉夜袭庆州时一样,冒着大雪向着敌人挺进。当他的大军到达乃儿不花的营地时,元军被惊呆了,然而更让他们惊讶的还在后面。
这支远道而来的军队并没有发动进攻,而是埋锅做饭,安营扎寨。
明军跑了这么远的路,吃了这么多的苦,而自己没有任何准备,毫无提防,如若敌人发动进攻,全军崩溃只在旦夕之间,然而对方却毫无动静,看他们舞刀弄剑的样子也不像是来旅游的,到底打的什么算盘?
朱棣并不是傻瓜,他十分清楚此时正是进攻的最好时机,毫无防备的元军可谓是一击即溃,他没有这样做,不是要讲什么风格、混个公平竞赛奖之类的玩意儿,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考虑。
在安顿好部队后,他派了一个人去元军大营见乃儿不花,他要给乃儿不花一个惊喜。
果然乃儿不花一见此人,大惊失色,张口就叫道:“怎么又是你?”
为什么要说又呢?因为来者是个老熟人,此人就是观童。大家可能还记得之前洪武二十年冯胜远征纳哈出时,劝降纳哈出的也是这位仁兄,这么看来他也算是老牌地下工作者了,专干这类事情。
自纳哈出后,观童劝降之名传遍蒙古,但凡有此人出入的消息,蒙古各部落都如临大敌,唯恐被认为暗通明朝,那可真是跳进捕鱼儿海也洗不清了。偏巧观童和乃儿不花交情很深,当年好友此刻相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照例,观童先讲了一通明军的政策,如优待俘虏等等,然后把形势摆在乃儿不花面前:顽抗到底,死路一条。
其实也不用观童说太多了,营外明军磨刀的声音都听得见,再不投降,磨刀石就要换成自己的脑袋了,这个城下之盟不签不行。
乃儿不花决定投降了,他和观童一起去朱棣的营中办理投降手续,这位北元的太尉对自己的对手朱棣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时机判断如此准确,行动如此迅速,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让他意外的是,一进大营,朱棣竟然以招待贵宾的礼仪来款待他,亲自到营外迎接。乃儿不花不知所措,手忙脚乱,搞了半天才想起自己是来投降的。他小心翼翼地提了几个保证士兵人身安全之类的条件,朱棣表现得十分大度,不但答应了这些要求,还设盛宴款待了乃儿不花。
乃儿不花万没想到,向朱棣投降还这么有面子,有这么好的待遇,十分感动,马上回营召集人马列队投降。
就这样,燕王朱棣人生中的第一次表演落幕了,他不费一兵一卒歼灭了北元军的主力,完成了战略目的。他在这次演出中的表现堪称完美,连投降的乃儿不花都十分敬佩他,认为他是一个宽宏大量的人。
可怕的朱棣
史料的记载大抵如此,简单看上去,这似乎只是一次平常的战役经过,但我细读之后,却有毛骨悚然之感。
朱棣,是一个可怕的人。
可怕之处不在于他俘获了多少敌人,而在于他在这次军事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素质和心智。
他率领数万士兵远涉千里,冒雪顶风,历经千难万苦才找到敌人,这就好比寻宝片中,一群海盗费心劳力,疲惫不堪,终于找到了宝藏。相信所有的人在那个环境下都会极度兴奋。
就要发财了!命运即将改变!
当时的朱棣也是如此,他千辛万苦才找到了敌人,而此时的敌人也不堪一击,只要下个简单的命令,敌人就会被击溃,然而他却没有这样做。这就好比海盗们找到了藏有宝藏的海岛,打开了箱子,看见了无数的金银珠宝,头领却突然发话:大家回家吧,把财宝留在这里,明年再来取!
如果有哪个不开窍的头目敢这样说,只怕早就被部下收拾了。
简单的占有是小聪明,暂时的放弃才是大智慧。
朱棣为了这一刻等待了很久,眼看胜利就在眼前,自己的能力终于得到了展现的机会,父亲也会另眼相看,这是极大的诱惑。
然而他放弃了,虽然是暂时的。
他没有理会磨刀霍霍的部下的催促,没有下令去砍杀那些目瞪口呆的元军。他暂时搁置了自己将要获得的荣耀。
这需要何等的忍耐力和抑制力!
这才是朱棣真正的可怕之处:一个能够忍耐的人,一个能够压抑自己欲望的人。
不要小看这个远征中的插曲,如果你进行认真仔细的分析,就可以从这件事情中获知朱棣的性格秘密。
在史料中,关于朱棣存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记载,也代表着他的两种面孔:一种是仁慈和善,他经常和属地的老百姓在一起,为他们主持正义,爱民如子;另一种是残暴嗜杀,用油锅烹死不服从他的大臣,灭杀他们所有的亲属。
这似乎是矛盾的,同一个人怎么会有这样截然不同的两种表现?然而这些都是史实。那么怎么解释这个问题呢?
答案很简单:朱棣有着两副不同的面孔不是因为他有精神病或者双重人格,恰恰相反,他是一个头脑极其清醒的人。他很清楚自己在做些什么,这两副面孔绝不会同时出现,它们分别有不同的用途。
和善慈悲的面孔用来应付服从他的人,残暴凶狠的面孔用来对付他的敌人。
对于朱棣而言,残暴是一种手段,怀柔是另一种手段,使用什么样的手段是次要的,达到目的才是根本所在。
为了达到目的可以压抑自己的感情,为了达到目的可以勉强自己去做不愿意做的事,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这就是朱棣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从一个不通人事的少年,到一个老谋深算的藩王,是尔虞我诈的宫廷斗争、是你死我活的战场拼杀改变了他。
朱棣出生在权力编织的网络中,成长于利益交会的世界里,但凡有利益的地方就有纷争,就算你不去找别人麻烦,但只要你有着皇子的身份,麻烦就会找上你。在这样的人生中,父亲、母亲、兄弟都只是一个符号,他们随时都可能因为某个原因成为你的敌人。
亲人都不能信任,还有谁是可以信任的呢?
无论何时何地,没有人可以信任,一切都只能依靠自己,这就是朱棣的悲哀。
而在这样的世界里,只有变得足够强大,强大到没有人敢来冒犯你、侵害你,才能够保证自己的安全。
这就是那些表面上看起来风光无限的封建皇族万年不变的权力规则,不适应规则,就会被规则所淘汰。
朱棣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步丢掉了他的童真和幻想,接受并掌握了这种规则。
他成为了强者,却也付出了代价,这是十分合理的,因为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免费的东西。
对乃儿不花的宽大处理就是一种隐忍,朱棣对这个蒙古人谈不上有任何感情,他何尝不想一刀劈死这个害他在冰天雪地里走了无数冤枉路的家伙。从他后来的种种残暴行为来看,他并不是个脾气很好的人,然而,他客客气气地接待了这个人。
三十岁的朱棣做到了这些,在这些方面,他甚至可能胜过了三十岁时的朱元璋。
三十岁的朱元璋用刀剑去争夺自己的天下,三十岁的朱棣用隐忍去谋划自己的将来。
朱棣就像一个优秀的体操运动员,省略了所有花哨和不必要的动作,将全部的心力放在那最后的腾跃,以获得冠军的奖赏——皇位。
当然,当时的朱棣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去做到这一点,他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把俘虏人数清点好,然后回去复命。
似乎是上天特意要体现朱棣的丰功伟绩,与他同时出征的晋王是个胆小鬼,根本没有进入蒙古腹地。用今天的话来说,他还没有进人家的门,在门口放了两枪,吆喝两声就走人了。
有这么个窝囊的兄弟帮忙,朱棣一时之间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全国人民都把他当成民族英雄。朱元璋也很高兴,他赏赐朱棣一张支票——面额一百万锭的宝钞(明朝纸币)。
其实这个赏赐不算丰厚,因为我们前面介绍过,洪武年间的纸币发行是没有准备金的,估计朱元璋很有可能是在见朱棣之前,才让人准备好了纸张,印上了一百万锭的数字。反正他是皇帝,想写多大数字都行。
如果朱棣聪明的话,就应该早点把这张支票折现,换粮食也好,换布匹也好,总之是在通货膨胀让这张支票变成卫生纸之前。
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朱棣通过这一次的成功表演让朱元璋看到了他的价值,获得了朱元璋的信任。其实演得好不好倒在其次,至少先混了个脸熟。
但这次远征带给朱棣的也只有这些,并没有人认为他能够成为皇位的继承者,他心里也清楚,无论自己如何表演,也无非是从龙套变成配角,要想当上主角,必须得到朱元璋导演的同意。可是很明显,朱导演并无意换人。
如果事情就这样发展下去,满怀抱负的朱棣可能最终会成为朱标的好弟弟、国家的边界守护者,他的能力将用来为国效力,他的野心将随着时光的流逝被永远埋葬。
就在看似事情已经定局的情况下,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的死使得一切似乎都有了转机。
朱标死了,主角的位置终于空了出来,时机到了!
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不过是个毫无经验、年幼无知的少年,这样的人怎么能承担帝国发展的重任,换人吧,也该搞个公开招考之类的玩意儿了。退一步说,就算不搞公开竞争,也该给个抓阄的机会啊,老爹,不能再搞一言堂了,多少给点民主吧。
朱棣曾经有过无限的期待,他相信只要公开竞争,自己是很有优势的。那个小毛孩子懂得什么,论处理政事、出兵打仗,谁能比得上我!当然,宁王打仗也很厉害,不过他只是一介武夫,这样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家伙也想继承皇位?
除了我,还有谁!
然而出乎他的意料,朱元璋对朱标的深厚感情使得他又一次搞了暗箱操作,他真的任命只有十五岁的朱允炆为太子。
白干了,这下真是白干了。
等待时机的到来
朱标虽然文弱,到底是自己的哥哥,长兄为父,论资排辈,心理上还说得过去,毕竟人家参加工作早,可那个十五岁的小毛孩居然也敢在自己头上作威作福,无论如何想不通,无论如何办不到!
但这是事实,一旦父亲死去,这个小孩子就会成为帝国皇位的继任者,到时不管自己是否愿意,都将跪倒在这个人的面前,发誓效忠于他。他懂得什么?既无战功,又无政绩,凭什么当皇帝?
人生最痛苦的地方不在于有一个悲惨的结局,而在于知道了结局却无法改变。
如果说之前的朱棣只是抱怨,那么朱允炆继位后的朱棣就是真的准备图谋不轨了。用法律术语来说,这是一个从犯罪预想到犯罪预备的过程。
但朱棣可以不服气,却不能不服从。洪武二十九年(1396),明太祖决定对北元再次发动远征,主帅仍然是朱棣。这也是朱元璋一生中制订的最后一个作战计划。
他真的老了,青年时代的意气风发、纵马驰骋只能在脑海中回味了。但他的意识还很清楚,必须在自己死之前把所有的事情都解决掉,这样大明帝国才能不断地延续下去,永远强大繁荣。国内的问题已经解决了,但卓越的军事直觉告诉他,北元仍然是国家最强大的敌人,一定要把这个邻居连根拔除!
而朱棣当仁不让地成为了统帅,虽然他已经不再愿意去干这些活,毕竟自己只是打工的,每个月按时拿工资,出兵打仗成了义务劳动,干好了是老板的功劳,干坏了还要负责任,这样的差事谁愿意干?
可是即将卸任的老板朱元璋不是一个可以商量的人,谁让你当年表现得那么好,就是你了!不干也得干!
同年三月,朱棣带着复杂的心情从北平出发了。此次他的战略和上一次大致相同,在军队抵达大宁后,他先派出骑兵去侦察元兵的方位,在确定元军所在位置之后,他带兵翻山越岭,在彻彻儿山找到了元军,这一次他没有再玩怀柔的那套把戏,连杀带赶,把北元军赶到了数百里外,并活捉了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等人。
按说任务已经完成,也该班师回朝了,北元的难兄难弟也在远处等着呢,既然仗打完了,人也杀了,帐篷也烧了,您就早点走吧,等您走后,我们再建设。但这一次朱棣似乎心情不好,于是北元就成为了他发泄的对象。他一气追出几百里,一直追到兀良哈秃城,打败了北元大将哈剌兀,这才威风凛凛地回了家。
郁闷的人真是惹不得啊。
朱棣得胜回朝,却没有以往的兴奋,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朱元璋的心思却大不相同,在他看来,国家又多了一名优秀的将领,朱允炆又有一个可以依靠的好叔叔,当然,这只是他自己的想法。
朱元璋的归宿
此时的朱元璋才真正感觉到一种解脱,他打了一辈子仗,忙了一辈子公务,不但干了自己的工作,连儿子孙子的那份他也代劳了。
此时的大明帝国已经恢复了生机和活力,人民安居乐业,商业活动也有相当的发展,朝鲜归顺了大明,北元已经被打成了游击队。而朱元璋对他制定的那套政策更是信心爆棚,在他看来,后世子孙只要有着基本的行为能力,就能根据他的政策治理大明,并保万世平安。
都安排好了,我也可以放心地走了。
对大臣们来说,朱元璋可能不是个好君主,但是对朱元璋的子孙们来说,朱元璋绝对是个好父亲、好祖父。其实朱元璋的这种行为反差的理由也很简单,就如同今天独生子女的家长,特别是那些当年曾经挨过饿的人,自然不忍心让孩子受自己那样的苦,他们恨不得代替子女去承担他们将来要经受的苦难。
朱元璋确确实实是一个好父亲,他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够团结一致,共同辅佐他选定的继承人朱允炆。但就如今天所谓的“代沟”一样,子孙们有自己的打算,特别是皇族的子孙,他们是无法体会朱元璋这种深厚的父爱的,在他们看来,这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早就应该领退休金走人了。他们关注的只是这个老者所坐的那把椅子。
朱元璋奋斗一生,为子孙积攒下了大笔的财富,可当他走到人生的终点时,他的子孙的眼睛却只盯着他手中握着的那笔财富,投向这个老人的只是冷冰冰的目光。
这无疑是朱元璋一生中最大的悲哀。
是时候了,让我们给朱元璋一个公正的评价吧。
朱元璋生于乱世之中,背负着父母双亡的痛苦,从赤贫起家,他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没有依靠,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他经历千辛万苦,无数次躲过死神的追逐,从死人堆里爬起来,掩埋战友的尸体,然后继续前进、继续战斗。
朱元璋的那个时代有着无数的厉害角色,陈友谅、张士诚、王保保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朱元璋用他惊人的军事天赋战胜了这些敌人,可以说,在那个时代,最优秀统帅的称号非朱元璋莫属。
他几乎是赤手空拳、单枪匹马,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和决心建立了庞大的帝国。
是的,谁会想到几十年前的那个衣衫褴褛、沿街乞讨的乞丐会成为一个大帝国的统治者。
是的,命运之神其实并不存在,他也不会将什么宝剑和钥匙交给一个乞丐,在那绝望的日子里,并没有人去同情和可怜这个人,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
他告诉我们,坚强的意志和决心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他告诉我们,执著的信念和无畏的心灵才是最强大的武器。
当朱元璋回望自己几十年的峥嵘岁月,回望自己一手建立的强大国家时,他有充足的理由为之骄傲和自豪!
我是朱元璋,是大明天下的缔造者!
六百多年过去了,但笼罩在朱元璋身上的争论似乎并没有停止的迹象。他有过不朽的功勋,也有过严重的过失,这些争论可能再过六百年也不会停止。
朱元璋,你就是你,历经时间的磨砺、岁月的侵蚀,你还依然屹立在那里,你的丰功伟绩和成败得失都被记录在史册上,供后人评说。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黄昏,京郊马场
这本是一片宽阔的农田,在一次政府征地中被征收,种上了草,并成为了皇室的专用马场。
参考消息
张三丰
还有一个洪武年间的名人,很多人都听过他的名字。这就是著名的张三丰。张三丰,名字叫做君宝,还有个名字叫全一,三丰只是他的号。生在辽东,算得上典型的东北汉子。而他的行事做派也充分体现了他的东北性格:不修边幅,而且胃口极好。即便是后来练成了辟谷之法,可以十多日不食,但不吃则罢,吃起来升斗辄尽。这位武当祖师,一直活到英宗时期,享年二百一十二岁(张三丰享年为近年考古研究所确认)。
朱元璋现在就站在这片专属于他的土地上,多年的马上征战使得他对于骑马这项运动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始终不能忘怀当年纵马驰骋的岁月。
岁月催人!
当年的风华少年,如今已经年华老去,当年的同伴好友,如今皆已不见踪影。
回望这一生,我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为了建立这个伟大的帝国,他付出了自己的青春、精力,牺牲了爱人、朋友和属下,他杀了很多人,做错了很多事,现在终于走到了终点。
一个孤独的老人守护着一个庞大的帝国,这就是最终的结局。
他又一次跨上了马匹,虽然他的身体早已不适合骑马,也不复当年之勇,但当他骑上马、挥动马鞭,一股熟悉的感觉油然而生,是的,一切又回来了:
皇觉寺里,明月相伴,孤灯一盏;
濠州城中,谨小慎微,奋发图强;
鄱阳湖畔,碧波千里,火光冲天!
茫茫大漠,金戈铁马,剑舞黄沙!
开创帝国,保世宏规,光耀后代!
他纵马奔驰,江河大地被他踩在脚下,锦绣山川被他抛在身后。
一个个的身影在他眼前浮现:郭子兴、马皇后、陈友谅、徐达、常遇春、王保保、胡惟庸、蓝玉,有的他爱过,有的他恨过,有的他信任过,有的他背叛过,有的是他的朋友,有的是他的敌人。
此生足矣,足矣!
参考消息
且留着孙权守大门
洪武元年,朱元璋曾和众臣游南京钟山,要选一块地方将来建皇帝陵墓,就是后来的明孝陵所在地。陵寝大门左边有一座被当地人称做孙陵岗的陵墓,大臣们请示朱元璋,要不要把孙权墓移走,考虑从南朝起,孙陵岗便已经是风景胜地,于是朱元璋将孙权墓的景观也规划在自己陵墓的风水系统中。当然至后来,渐成演义中说的“且留着孙权守大门”了。
少贫贱兮壮志扬!
千军如烈怒弦张!
我雄武兮大明强!
我雄武兮天下壮!
他勒住马头,迎着落日的最后一丝阳光,向壮美河山投下最后的一瞥,仰天大笑:
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
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太祖朱元璋崩,年七十一。
开国名将谱
朱元璋大事记
朱元璋为自己的子孙后辈设计的辈分表
1 太子家: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2 秦王家:尚志公诚秉,惟怀敬谊存,辅嗣资廉直,匡时永信敦。
3 晋王家:济美钟奇表,知新慎敏求,审心咸景慕,述学继前修。
4 燕王家: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恰伯仲,简靖迪先猷。
5 周王家:有子同安睦,勤朝在肃恭,绍伦敷惠润,昭格广登庸。
6 楚王家:孟季均荣显,英华蕴盛容,宏才升博衍,茂士立全功。
7 齐王家:贤能长可庆,睿智实堪宗,养性期渊雅,寅思复会通。
8 鲁王家:肇泰阳当健,观颐寿以弘,振举希兼达,康庄遇本宁。
9 蜀王家:悦友申宾让,承宣奉至平,懋进深滋益,端居务穆清。
10 湘王家:久镇开方岳,扬威谨礼仪,刚毅循超卓,权衡素自持。
11 代王家:逊仕成聪俊,充廷鼐鼎彝,传贻连秀郁,炳壮洪基。
12 肃王家:瞻禄贡真弼,缙绅识烈忠,曦晖跻当运,凯谏处恒隆。
13 辽王家:贵豪恩宠致,宪术俨尊儒,云仍祺保合,操翰丽龙舆。
14 庆王家:秩邃台,倪伸帅倬奇,适完因巨,骘眷发需毗。
15 宁王家:磐奠觐宸拱,多谋统议中,总添支庶阔,作哲向亲衷。
16 岷王家:徽音膺彦誉,定干企雍,崇礼原谘访,宽喜贲从。
17 谷王家:赋质僖雄敞,丛兴阐福昌,笃谐恂怿豫,扩霁昱祯祥。
18 韩王家:冲范徵偕旭,融谟朗逵,韶愉灏,令绪价蕃维。
19 沈王家:佶幼诠勋胤,恬效回,源【图_figure_0301_0072】,圭璧澈澄昂。
20 安王家:斐序斌廷赏,凝覃浚祉襄,恢严颛辑矩,缜密廓程纲。
21 唐王家:琼芝弥宇宙,硕器聿琳琚,启龄蒙颂体,嘉历协铭图。
22 郢王家:伟闻参望,箴诲洎皋夔,麒麟馀积兆,奎颖晔璇玑。
23 伊王家:勉典,褒珂采凤琛,应畴颁胄选,昆玉冠泉金。
24 靖江王(朱元璋侄子)家:赞佐相规约,经邦任履亨,若依纯一行,远得袭芳名。
为了建立这个伟大的帝国、他付出了自己的青春、精力,牺牲了爱人、朋友和属下他杀了很多人,做错了很多事,现在终于走到了终点
此时大明帝国的内部,也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战争造成的破坏已成为过去,经济得以恢复,国库渐趋充盈,朱元璋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这片饱经战火摧残的土地恢复了生机。
朱元璋对此也十分满意,应该说,他是一个好父亲、好祖父。幼年的不幸遭遇使得他不愿自己的子孙受苦。为了让继承人可以安心地统治天下,为了维持这种欣欣向荣的景象,他为自己的帝国建立了一整套完备系统,他坚信只要子孙们坚守自己创立的制度,大明帝国将永远延续下去。
但要保证皇位永远属于自己的子孙,还必须清除一些人,这些人包括胡惟庸、李善长、蓝玉等(名单很长),经过二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和胡蓝案的血雨腥风,他基本解决了问题。
似乎一切都很完美,该杀的杀了,该整肃的也整肃了,就此结束了吗?
不,还没有。
还有几位老朋友需要做个了断。
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杀掉了四十年前为他算命的周德兴(大家应该还记得他),这位已经被封为江夏侯的算命先生终于兑现了当年的算卦结果——卜逃卜守则不吉。
他确实是无处可逃,也无法可守了。
洪武二十七年(1394),朱元璋杀颍国公傅友德,一代名将就此陨灭。与他同时被杀的还有蓝玉的副将、在捕鱼儿海战役中立有大功的定远侯王弼。
洪武二十八年(1395),朱元璋杀宋国公冯胜,这位开国六公爵的硕果仅存者终于没有躲过这一刀。
杀吧,杀吧,为了帝国的将来,你们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当年的伙伴一个个都被送走了,事情终于可以了结了。
对了,还剩下最后一个——汤和。
汤和是很懂事的,与胡惟庸、蓝玉不同,他一向对朱元璋尊重有加,而且他很早就看出朱元璋的强大与可怕,所以他选择了放弃兵权,安享荣华。
其实朱元璋并没有完全赶尽杀绝,曹国公李景隆(李文忠之子袭父爵)、武定侯郭英、长兴侯耿炳文都逃过了朱元璋的屠刀,但汤和与他们不同,作为与朱元璋一同起兵的伙伴,他比别人更有影响力、更有威胁。
所以尽管汤和已经不再掌兵,朱元璋还是去看望了汤和,当然,这次探望在某种程度上将决定汤和的生死。
当朱元璋看到汤和时,他惊奇地发现,这位当年英勇无畏的将军只能躺在椅子上,嘴角流着涎水,支撑着向他行礼。
汤和似乎也了解朱元璋的来意,他以一种常人难以理解的眼神看着朱元璋,那眼神中隐含着乞求。
陛下,难道你真的一个都不留吗?
朱元璋懂得这种眼神的意义。四十年前,一群出身贫贱却胸怀大志的年轻人,为了生存和理想,挺身而出,经历千辛万苦,推翻暴元,建立了大明王朝。他们曾经憧憬过未来,也曾互相许愿,以荣华相见。在走向成功的路上,有人死去,有人活了下来。
而此时,幸存者只剩下了一个站着的人和一个躺着的人。
朱元璋不会忘记,四十年前的濠州城,一个九夫长的身后跟随着一个谦恭的千户。
几十年的刀光剑影和斧声烛影,当年的朋友都远去了,有些是为我而死的,有些是我杀的,想来所谓孤家寡人,就是如此吧。
汤和,活下去吧,那激荡岁月里英姿勃发、生死共进的人们,现在只剩下你和我了,陪我走完这段路吧。
我很孤独。
送走了老朋友,朱元璋终于放心了,大好河山将永远掌握在自己子孙的手中。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虽然之后发生了很多他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情,但这个判断却始终是正确的。
烧掉良弓、杀掉走狗固然是好,可问题也随之而来了,蒙古骑兵仍然时不时地骚扰边界。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游牧民族不擅长耕田,一旦从统治者的位置上退休,想再就业就很难了,粮食衣服金银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获得这些东西的最好方式只能是重操旧业——抢劫,这也是没办法,总得找条活路吧。
朱元璋老了,他不再是那个意气风发、纵横千里的年轻人,长期的战争经历和繁重的公务压弯了他的身躯、消磨了他的锐志。且不说眼前的这些打劫者,万一将来又出个蒙古第二,谁去抵抗呢?
年轻人还是靠不住的,他们只会空读兵书,战争不是儿戏,需要严谨的思维和准确的判断。李景隆年纪不大,可这个人除了是李文忠的儿子外,什么都不是。而此时能带兵、有经验的都被杀掉了,这又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可就如同以前一样,朱元璋总是能够想出解决的办法。他找到了一个极有军事天赋的人,这个人的能力足以完成保护国家安全的任务;更重要的是,这个人的忠诚是绝对可以信任的。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朱棣。
祸根
至正二十年四月,根据可靠情报,陈友谅即将率大军进攻应天,兵势极为强大,谋臣武将个个人心惶惶,而就在这战云弥漫之时,一位身份卑贱的妻子为朱元璋生下了一个儿子。当然,这实在不是个生孩子的好时候。很多人都已经准备收拾包裹分行李散伙了,没人顾得上这位母亲和她的儿子。朱元璋照例去看了看,但也仅此而已,对他而言,现在最重要的是保住自己的命,儿子已经有三个了,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在险恶环境中出生的这个婴儿,就是朱棣。而按照出生地属地原则,他应该算是南京户口。
虽然他是城市户口,但他的出生环境似乎并不比当年的朱重八好,因为至少朱五四全家不用担心脑袋搬家的问题。
一位传奇的帝王从此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痕迹,从一声啼哭开始。
自古有云:善用刀剑者,死于刀剑下。
而对于这个婴孩而言,生于战火,死于征途,似乎就是他一生的宿命。
朱棣的童年是在一种特殊的环境下度过的,他的母亲并不是马皇后,虽然《明实录·成祖实录》中曾经确定了这一点,但种种证据显示,他的母亲另有其人,其身世十分神秘,我们将在后面对此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叙述。
虽然在他当上皇帝后改动了自己的出生记录,但这只能骗骗后来的人(现在看来这一目的也未达到),当年他是不可能拿这些蹩脚的把戏去糊弄朱元璋的,虽然朱元璋很忙,但儿子是哪个老婆生的,他还是有数的。
也正是因为他的母亲身份低贱,且并非长子,从小朱棣就没有得到过什么好的待遇,当然,这是相对于他的哥哥朱标而言的。
虽然朱标的母亲地位也不高,但他是长子,而且为人忠厚,很得朱元璋的喜爱,在洪武元年正月初四,即明朝建立的同日,就被立为太子。
而朱棣从小就被告知,自己将来只能做那个高高在上的继承人的臣子,当那个人登上皇位后,每当听到他的指令(圣旨),必须跪下并以虔诚的态度接受,即使这道指令是让自己去死,也必须服从,并叩谢圣恩。
凭什么?就因为他早生几年?
这种不公平的待遇随着朱棣的成长越来越明显,朱元璋十分注意对朱标的教育,他为太子设立了东宫,而且派了当时最著名的学者宋濂来教导太子的学业。
此外,他还专门指派了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徐达兼太子少傅。如太子有疑问可以随时得到此二人的指点。
这堪称当年的最豪华阵容,天下最优秀的文臣武将都聚集在太子身边,在他们的熏陶下,太子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反观朱棣就不同了,他出生时,父亲朱元璋只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虽然他从事的是比较特殊的劳动——造反。但在元末那无数的造反者中,此时的朱元璋只是一个小本经营者,过着有今天无明日的冒险生活,自然顾不上这个并不起眼的儿子。
虽然后来朱元璋的环境日渐改善,身份地位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朱棣并没有得到更多的优待,这是因为随着朱元璋档次的提升,他的老婆也越来越多。而其生殖能力也值得一夸,在没有他人帮忙的前提下,他一共生了二十六个儿子、十多个女儿。
此外,他还收了二十多个养子,粗略算一下,这些人足够一个加强排的兵力了。
如果朱元璋检阅这支朱家军时喊一声儿子,朱棣被叫到的概率大约是四十到五十分之一。
何苦生在帝王家。
和朱标比起来,朱棣的教育也很成问题,他应该没有受过系统的托儿所和幼儿园教育。在他童年时,正是朱元璋抢地盘的黄金时期,除朱标外,朱元璋顾不上其他儿子的教育问题,而且当时朱元璋手下最多的是士兵和将领,可做老师的文人并不多。除了寥寥几个像李善长这样主动来投奔的人外,大部分文人都是被“请”来的。
这个“请”字在实际生活中具体表现为威胁、拐骗、绑架等不同方式,如刘基、叶琛、章溢等都是被这样“请”来的。读书人混碗饭吃还是容易的,大可不必去造反。
这就注定了朱棣从小整日见到的都是那些拿着明晃晃的刀剑、穿着厚重铠甲出入的将领和缺手缺脚、身负重伤的士兵,耳中终日听到的都是什么今天砍了几个脑袋、昨天抢了多少东西之类的儿童不宜的话语。慢慢地,他也被同化了。
即使在环境变好后,朱棣也从来都不是朱元璋教育的重点对象,没有像宋濂那参考消息样的学者去教导他,他虽有皇子的名号,却似乎并没有皇子的尊荣。如果要以学习成绩来划分的话,皇太子朱标就是班里的优等生,而朱棣则是不用功读书的社会青年。
父子兵
元代末年,各地将领效法古人,广收义子。看着哪个年轻小伙子勇猛,就纳入羽下,加以栽培,待日后为之所用,这也是跟古人极为看重人伦纲常有关。吕布背叛了干爹,就被称为千古不义之人;秦琼杀养父炀帝,民间叫他“杀生王”,可见干亲的效用。朱元璋也乐行此道,收的干儿子仅见诸史册的就有十几个之多。除了他的外甥李文忠外,为明镇守云南的大将沐英也非常有名。
毛泽东曾经对朱棣的文化程度有过一个评价——半文盲,当然这个文盲不是指不识字,而是相对于当时皇家的教育水平而言的。就史料和朱棣批改的奏章来看,这个评价是比较中肯的,他确实没有什么文采,甚至还不如当年的失学青年、后来的自学成才者朱重八。
当然在实际生活中,优等生往往干不过社会青年,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与他的哥哥不同,在成长的岁月里,朱棣经常和武将们混在一起,似乎谈论战场上的事情才能引起他的兴趣。另外,他和他的一个表哥关系也很好,时常一同出游。按说他的表哥也是皇亲国戚,应该不会给他什么坏的影响,可问题在于这位表哥主抓的工作比较特殊。
他的这个表哥就是李文忠。
李文忠是仅次于徐达和常遇春的名将,甚至有人认为他的军事能力已经超过了常遇春。与李文忠在一起,除了打仗外,也没有什么可谈的了;这段经历让朱棣受益匪浅,他学到了很多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军事经验。
此外,他还有一个收获,那就是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由于李文忠比朱棣要大很多,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自然就成为了朱棣的伙伴。
幼年时的经历使得朱棣早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讨论后,他清楚地认识到——与李文忠相比,李景隆是个军事白痴。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李文忠虽然比不上龙凤,但也可以称得上是老虎,偏偏他的儿子却只能算是一只老鼠。
后来的事实证明,李景隆不但是个军事蠢材,还是个软骨头。当然李景隆的这些性格特点都已被朱棣牢牢地记在心中,他相信,将来总归是会派上用场的。
朱棣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母亲身份低贱,得不到朱元璋的多少宠爱,他有三个哥哥、二十二个弟弟,故虽贵为皇子,却没有多少人关注,浑似路边野草般无人照料。但最让他难受的是,哥哥朱标却可以享有一切优待特权,他用的东西是最好的,所用礼仪是最隆重的,文武百官见到他就跪拜行礼,诚惶诚恐。
因为大臣们知道,这个叫朱标的人将来会继承皇位,是新一代的统治者,如果要保住脑袋、官位,就一定要拍他的马屁。你朱棣是个什么东西,上不管天,下不管地,还是早点去就藩,当个土财主吧!
人不怕穷,只怕比。
朱标享受这一切的理由似乎也很充分:因为他是太子。
什么是太子?大家都是贫农朱重八的儿子,你穿开裆裤的时候我就认识你,尿床捣蛋哪一样你没干过,还真把自己当龙子龙孙了,谁不知道谁啊?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朱棣虽然不穷,却比较惨,因为无论这个家多好、多富,将来都不是他的。所以很早就认识到这一点的朱棣并没有同龄人的天真。
他知道,在这个家里,要想得到什么,必须靠自己去争取。
一定要成功
洪武四年(1371),十一岁的朱棣被封为燕王,这并不表示朱元璋特别看重他,因为据史料记载,他的二十六个儿子都被封了王,这不过是例行公事而已。十七岁时,朱棣经朱氏婚姻介绍所包办,迎娶了他的第一个妻子,而他的这个老婆正是第一名将徐达的长女。
这样看来,他的这次婚姻也包含了一定的政治色彩,体现了朱棣和武将之间的某种联盟。
二十一岁时,他奉命就藩,地点是北平,即当年之大都、今日之北京。
此时的朱棣年纪虽轻,却已饱尝人间冷暖,看透世间悲凉,身为皇子,更能感受到那些大臣内官们趋炎附势、落井下石的卑劣行径。
当然他也明白,这些人的行为并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荣耀总是站在成功者那边,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一定要做一个成功者。
他年幼时已历经战火,成长过程中又总是和武将打交道,他见识过惨烈的战场、血腥的杀戮,年轻时所经历的这一切已将他的人生角色定格为职业军人,而这个角色也将伴随他的一生,左右着他的性格,即使在他登上皇位之后。
当然,客观地讲,此时的朱棣并没有谋反的野心,说到底无非是心理不平衡,最多也只是发发牢骚而已。作为一个不起眼的皇子,他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在朱元璋面前表现自己,以便在将来分遗产时多捞点好处。
洪武二十三年,他终于开始了自己人生舞台上的第一次表演。
此时距离捕鱼儿海大捷已经过去了两年,当年的统兵大将、日渐骄狂的蓝玉已列入了朱元璋的黑名单。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自然不可能把兵权交给他,在经过仔细思考后,他把部队的指挥权授予了自己的两个儿子。
燕王朱棣正是其中的一个。
自从十年前被封在北平后,朱棣就和自己属地的邻居——蒙古骑兵打起了交道。由于双方住得太近,时常因为宅基地之类的纠纷闹点矛盾,谈不拢就打,打服了再谈,遇到打不服也谈不拢的就让朱元璋出兵远征。
名将傅友德、冯胜、蓝玉都曾带兵自北平出击蒙古,朱棣虽是皇子,但他明白,在这些老将面前自己还太嫩,于是他虚心向这些名将们学习,丝毫没有皇室的架子。此外,他还随大军上阵,亲眼见到过刀劈斧砍、你来我往的拼杀和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惨烈。
当朱标在舒适的皇宫中学习孔孟之道、圣人之言的时候,朱棣正在凄风冷月的大漠里徘徊,在满布尸首的战场上前行。并没有人教导他将来要如何去做一个好皇帝、如何统治他的臣民,对此时的朱棣而言,在战场上活下去就是唯一的目标。兵书是不管用的,别人的经验也不能照搬,而要在这个战场中取得胜利,只能依靠自己。
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从失败中获取胜利,在经历无数次残酷的考验后,朱棣最终掌握了战争的规律。他成长了,从一个战争的爱好者成长为战争的控制者,良好的判断力和坚强的意志力使他最终具备了一名优秀将领的素质。
而无数次残酷的杀戮、无数具无名无姓的尸首也彻底地冷冻住了他的心。
昨天还活蹦乱跳的一群人,第二天就变成了一堆尸体,在阵亡登记簿上可能也找不到他们的名字,他们的家人更不会知道,甚至在战后统计伤亡人数时,这些人也会被当成零头去掉。
谁会知道他们来到过这个世界?谁会知道他们也曾娶妻生子,有年迈的母亲、年幼的孩子在家里等待着他们?在这样的地方,生命是有价值的吗?
残酷的战场让朱棣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这个世界的本质,只有强者才能生存下去!
带着这样的意志和信念,朱棣统率着他的部队踏上了远征之路。
洪武二十三年,朱棣三十岁,他第一次成为了军队的主帅。
成为主帅,发兵远征曾经是他的梦想,儿时他也常看见那些名将们出征时的情景,那是一个多么光荣的时刻,亮甲怒马,旌旗飘扬,数万人将听从自己的命令,在自己的旗帜下勇往直前。
朱棣近乎狂热地喜爱上了这种残酷的美感,这就是军人的快乐与荣耀。
但朱元璋对朱棣并不完全放心,他把兵马一分为二,将另一半交给了晋王,并亲自为他们制订了作战计划。此次远征的目标有两个,分别是北元丞相咬住和太尉乃儿不花。
朱棣明白,这次出征可以算是朱元璋的一次考试,如果成绩好,将来就有好的前途,因此他为这次远征做了充足的准备。此次出征与以往一样,难点不在于能否打败敌人,而是在于能否找到他们。
基于这个正确的认识,出征后,朱棣并未鲁莽进兵,而是首先派出几支轻骑兵四处侦察,这些人经过仔细探访,果然找到了乃儿不花的确切位置。在做好保密工作后,燕王朱棣带领部队静悄悄地出发了。
由于朱棣的军事行动极其隐秘,乃儿不花竟然毫不知情,明军按照朱棣的计划准备向北元发动进攻了,然而就在军队即将到达目的地时,天突降大雪,很多人都认为风雪之中行军不利士气,要求停止进军,军营中也是一片哀怨之声。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朱棣却十分高兴,他似乎是从蓝玉的身上得到了启发,严令军队继续前进,很明显,朱棣的决断是正确的。
风雪之夜,行军虽然辛苦,但敌人也必然会丧失警惕,因为他们也认为这样的天气不适合行军。然而决胜的时机往往就在出其不意之间。
绝对不要做你的敌人希望你做的事情,原因很简单,因为敌人希望你这样做。
——拿破仑
朱棣的大军就如同当年蓝玉夜袭庆州时一样,冒着大雪向着敌人挺进。当他的大军到达乃儿不花的营地时,元军被惊呆了,然而更让他们惊讶的还在后面。
这支远道而来的军队并没有发动进攻,而是埋锅做饭,安营扎寨。
明军跑了这么远的路,吃了这么多的苦,而自己没有任何准备,毫无提防,如若敌人发动进攻,全军崩溃只在旦夕之间,然而对方却毫无动静,看他们舞刀弄剑的样子也不像是来旅游的,到底打的什么算盘?
朱棣并不是傻瓜,他十分清楚此时正是进攻的最好时机,毫无防备的元军可谓是一击即溃,他没有这样做,不是要讲什么风格、混个公平竞赛奖之类的玩意儿,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考虑。
在安顿好部队后,他派了一个人去元军大营见乃儿不花,他要给乃儿不花一个惊喜。
果然乃儿不花一见此人,大惊失色,张口就叫道:“怎么又是你?”
为什么要说又呢?因为来者是个老熟人,此人就是观童。大家可能还记得之前洪武二十年冯胜远征纳哈出时,劝降纳哈出的也是这位仁兄,这么看来他也算是老牌地下工作者了,专干这类事情。
自纳哈出后,观童劝降之名传遍蒙古,但凡有此人出入的消息,蒙古各部落都如临大敌,唯恐被认为暗通明朝,那可真是跳进捕鱼儿海也洗不清了。偏巧观童和乃儿不花交情很深,当年好友此刻相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照例,观童先讲了一通明军的政策,如优待俘虏等等,然后把形势摆在乃儿不花面前:顽抗到底,死路一条。
其实也不用观童说太多了,营外明军磨刀的声音都听得见,再不投降,磨刀石就要换成自己的脑袋了,这个城下之盟不签不行。
乃儿不花决定投降了,他和观童一起去朱棣的营中办理投降手续,这位北元的太尉对自己的对手朱棣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时机判断如此准确,行动如此迅速,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让他意外的是,一进大营,朱棣竟然以招待贵宾的礼仪来款待他,亲自到营外迎接。乃儿不花不知所措,手忙脚乱,搞了半天才想起自己是来投降的。他小心翼翼地提了几个保证士兵人身安全之类的条件,朱棣表现得十分大度,不但答应了这些要求,还设盛宴款待了乃儿不花。
乃儿不花万没想到,向朱棣投降还这么有面子,有这么好的待遇,十分感动,马上回营召集人马列队投降。
就这样,燕王朱棣人生中的第一次表演落幕了,他不费一兵一卒歼灭了北元军的主力,完成了战略目的。他在这次演出中的表现堪称完美,连投降的乃儿不花都十分敬佩他,认为他是一个宽宏大量的人。
可怕的朱棣
史料的记载大抵如此,简单看上去,这似乎只是一次平常的战役经过,但我细读之后,却有毛骨悚然之感。
朱棣,是一个可怕的人。
可怕之处不在于他俘获了多少敌人,而在于他在这次军事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素质和心智。
他率领数万士兵远涉千里,冒雪顶风,历经千难万苦才找到敌人,这就好比寻宝片中,一群海盗费心劳力,疲惫不堪,终于找到了宝藏。相信所有的人在那个环境下都会极度兴奋。
就要发财了!命运即将改变!
当时的朱棣也是如此,他千辛万苦才找到了敌人,而此时的敌人也不堪一击,只要下个简单的命令,敌人就会被击溃,然而他却没有这样做。这就好比海盗们找到了藏有宝藏的海岛,打开了箱子,看见了无数的金银珠宝,头领却突然发话:大家回家吧,把财宝留在这里,明年再来取!
如果有哪个不开窍的头目敢这样说,只怕早就被部下收拾了。
简单的占有是小聪明,暂时的放弃才是大智慧。
朱棣为了这一刻等待了很久,眼看胜利就在眼前,自己的能力终于得到了展现的机会,父亲也会另眼相看,这是极大的诱惑。
然而他放弃了,虽然是暂时的。
他没有理会磨刀霍霍的部下的催促,没有下令去砍杀那些目瞪口呆的元军。他暂时搁置了自己将要获得的荣耀。
这需要何等的忍耐力和抑制力!
这才是朱棣真正的可怕之处:一个能够忍耐的人,一个能够压抑自己欲望的人。
不要小看这个远征中的插曲,如果你进行认真仔细的分析,就可以从这件事情中获知朱棣的性格秘密。
在史料中,关于朱棣存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记载,也代表着他的两种面孔:一种是仁慈和善,他经常和属地的老百姓在一起,为他们主持正义,爱民如子;另一种是残暴嗜杀,用油锅烹死不服从他的大臣,灭杀他们所有的亲属。
这似乎是矛盾的,同一个人怎么会有这样截然不同的两种表现?然而这些都是史实。那么怎么解释这个问题呢?
答案很简单:朱棣有着两副不同的面孔不是因为他有精神病或者双重人格,恰恰相反,他是一个头脑极其清醒的人。他很清楚自己在做些什么,这两副面孔绝不会同时出现,它们分别有不同的用途。
和善慈悲的面孔用来应付服从他的人,残暴凶狠的面孔用来对付他的敌人。
对于朱棣而言,残暴是一种手段,怀柔是另一种手段,使用什么样的手段是次要的,达到目的才是根本所在。
为了达到目的可以压抑自己的感情,为了达到目的可以勉强自己去做不愿意做的事,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这就是朱棣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从一个不通人事的少年,到一个老谋深算的藩王,是尔虞我诈的宫廷斗争、是你死我活的战场拼杀改变了他。
朱棣出生在权力编织的网络中,成长于利益交会的世界里,但凡有利益的地方就有纷争,就算你不去找别人麻烦,但只要你有着皇子的身份,麻烦就会找上你。在这样的人生中,父亲、母亲、兄弟都只是一个符号,他们随时都可能因为某个原因成为你的敌人。
亲人都不能信任,还有谁是可以信任的呢?
无论何时何地,没有人可以信任,一切都只能依靠自己,这就是朱棣的悲哀。
而在这样的世界里,只有变得足够强大,强大到没有人敢来冒犯你、侵害你,才能够保证自己的安全。
这就是那些表面上看起来风光无限的封建皇族万年不变的权力规则,不适应规则,就会被规则所淘汰。
朱棣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步丢掉了他的童真和幻想,接受并掌握了这种规则。
他成为了强者,却也付出了代价,这是十分合理的,因为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免费的东西。
对乃儿不花的宽大处理就是一种隐忍,朱棣对这个蒙古人谈不上有任何感情,他何尝不想一刀劈死这个害他在冰天雪地里走了无数冤枉路的家伙。从他后来的种种残暴行为来看,他并不是个脾气很好的人,然而,他客客气气地接待了这个人。
三十岁的朱棣做到了这些,在这些方面,他甚至可能胜过了三十岁时的朱元璋。
三十岁的朱元璋用刀剑去争夺自己的天下,三十岁的朱棣用隐忍去谋划自己的将来。
朱棣就像一个优秀的体操运动员,省略了所有花哨和不必要的动作,将全部的心力放在那最后的腾跃,以获得冠军的奖赏——皇位。
当然,当时的朱棣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去做到这一点,他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把俘虏人数清点好,然后回去复命。
似乎是上天特意要体现朱棣的丰功伟绩,与他同时出征的晋王是个胆小鬼,根本没有进入蒙古腹地。用今天的话来说,他还没有进人家的门,在门口放了两枪,吆喝两声就走人了。
有这么个窝囊的兄弟帮忙,朱棣一时之间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全国人民都把他当成民族英雄。朱元璋也很高兴,他赏赐朱棣一张支票——面额一百万锭的宝钞(明朝纸币)。
其实这个赏赐不算丰厚,因为我们前面介绍过,洪武年间的纸币发行是没有准备金的,估计朱元璋很有可能是在见朱棣之前,才让人准备好了纸张,印上了一百万锭的数字。反正他是皇帝,想写多大数字都行。
如果朱棣聪明的话,就应该早点把这张支票折现,换粮食也好,换布匹也好,总之是在通货膨胀让这张支票变成卫生纸之前。
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朱棣通过这一次的成功表演让朱元璋看到了他的价值,获得了朱元璋的信任。其实演得好不好倒在其次,至少先混了个脸熟。
但这次远征带给朱棣的也只有这些,并没有人认为他能够成为皇位的继承者,他心里也清楚,无论自己如何表演,也无非是从龙套变成配角,要想当上主角,必须得到朱元璋导演的同意。可是很明显,朱导演并无意换人。
如果事情就这样发展下去,满怀抱负的朱棣可能最终会成为朱标的好弟弟、国家的边界守护者,他的能力将用来为国效力,他的野心将随着时光的流逝被永远埋葬。
就在看似事情已经定局的情况下,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的死使得一切似乎都有了转机。
朱标死了,主角的位置终于空了出来,时机到了!
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不过是个毫无经验、年幼无知的少年,这样的人怎么能承担帝国发展的重任,换人吧,也该搞个公开招考之类的玩意儿了。退一步说,就算不搞公开竞争,也该给个抓阄的机会啊,老爹,不能再搞一言堂了,多少给点民主吧。
朱棣曾经有过无限的期待,他相信只要公开竞争,自己是很有优势的。那个小毛孩子懂得什么,论处理政事、出兵打仗,谁能比得上我!当然,宁王打仗也很厉害,不过他只是一介武夫,这样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家伙也想继承皇位?
除了我,还有谁!
然而出乎他的意料,朱元璋对朱标的深厚感情使得他又一次搞了暗箱操作,他真的任命只有十五岁的朱允炆为太子。
白干了,这下真是白干了。
等待时机的到来
朱标虽然文弱,到底是自己的哥哥,长兄为父,论资排辈,心理上还说得过去,毕竟人家参加工作早,可那个十五岁的小毛孩居然也敢在自己头上作威作福,无论如何想不通,无论如何办不到!
但这是事实,一旦父亲死去,这个小孩子就会成为帝国皇位的继任者,到时不管自己是否愿意,都将跪倒在这个人的面前,发誓效忠于他。他懂得什么?既无战功,又无政绩,凭什么当皇帝?
人生最痛苦的地方不在于有一个悲惨的结局,而在于知道了结局却无法改变。
如果说之前的朱棣只是抱怨,那么朱允炆继位后的朱棣就是真的准备图谋不轨了。用法律术语来说,这是一个从犯罪预想到犯罪预备的过程。
但朱棣可以不服气,却不能不服从。洪武二十九年(1396),明太祖决定对北元再次发动远征,主帅仍然是朱棣。这也是朱元璋一生中制订的最后一个作战计划。
他真的老了,青年时代的意气风发、纵马驰骋只能在脑海中回味了。但他的意识还很清楚,必须在自己死之前把所有的事情都解决掉,这样大明帝国才能不断地延续下去,永远强大繁荣。国内的问题已经解决了,但卓越的军事直觉告诉他,北元仍然是国家最强大的敌人,一定要把这个邻居连根拔除!
而朱棣当仁不让地成为了统帅,虽然他已经不再愿意去干这些活,毕竟自己只是打工的,每个月按时拿工资,出兵打仗成了义务劳动,干好了是老板的功劳,干坏了还要负责任,这样的差事谁愿意干?
可是即将卸任的老板朱元璋不是一个可以商量的人,谁让你当年表现得那么好,就是你了!不干也得干!
同年三月,朱棣带着复杂的心情从北平出发了。此次他的战略和上一次大致相同,在军队抵达大宁后,他先派出骑兵去侦察元兵的方位,在确定元军所在位置之后,他带兵翻山越岭,在彻彻儿山找到了元军,这一次他没有再玩怀柔的那套把戏,连杀带赶,把北元军赶到了数百里外,并活捉了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等人。
按说任务已经完成,也该班师回朝了,北元的难兄难弟也在远处等着呢,既然仗打完了,人也杀了,帐篷也烧了,您就早点走吧,等您走后,我们再建设。但这一次朱棣似乎心情不好,于是北元就成为了他发泄的对象。他一气追出几百里,一直追到兀良哈秃城,打败了北元大将哈剌兀,这才威风凛凛地回了家。
郁闷的人真是惹不得啊。
朱棣得胜回朝,却没有以往的兴奋,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朱元璋的心思却大不相同,在他看来,国家又多了一名优秀的将领,朱允炆又有一个可以依靠的好叔叔,当然,这只是他自己的想法。
朱元璋的归宿
此时的朱元璋才真正感觉到一种解脱,他打了一辈子仗,忙了一辈子公务,不但干了自己的工作,连儿子孙子的那份他也代劳了。
此时的大明帝国已经恢复了生机和活力,人民安居乐业,商业活动也有相当的发展,朝鲜归顺了大明,北元已经被打成了游击队。而朱元璋对他制定的那套政策更是信心爆棚,在他看来,后世子孙只要有着基本的行为能力,就能根据他的政策治理大明,并保万世平安。
都安排好了,我也可以放心地走了。
对大臣们来说,朱元璋可能不是个好君主,但是对朱元璋的子孙们来说,朱元璋绝对是个好父亲、好祖父。其实朱元璋的这种行为反差的理由也很简单,就如同今天独生子女的家长,特别是那些当年曾经挨过饿的人,自然不忍心让孩子受自己那样的苦,他们恨不得代替子女去承担他们将来要经受的苦难。
朱元璋确确实实是一个好父亲,他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够团结一致,共同辅佐他选定的继承人朱允炆。但就如今天所谓的“代沟”一样,子孙们有自己的打算,特别是皇族的子孙,他们是无法体会朱元璋这种深厚的父爱的,在他们看来,这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早就应该领退休金走人了。他们关注的只是这个老者所坐的那把椅子。
朱元璋奋斗一生,为子孙积攒下了大笔的财富,可当他走到人生的终点时,他的子孙的眼睛却只盯着他手中握着的那笔财富,投向这个老人的只是冷冰冰的目光。
这无疑是朱元璋一生中最大的悲哀。
是时候了,让我们给朱元璋一个公正的评价吧。
朱元璋生于乱世之中,背负着父母双亡的痛苦,从赤贫起家,他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没有依靠,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他经历千辛万苦,无数次躲过死神的追逐,从死人堆里爬起来,掩埋战友的尸体,然后继续前进、继续战斗。
朱元璋的那个时代有着无数的厉害角色,陈友谅、张士诚、王保保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朱元璋用他惊人的军事天赋战胜了这些敌人,可以说,在那个时代,最优秀统帅的称号非朱元璋莫属。
他几乎是赤手空拳、单枪匹马,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和决心建立了庞大的帝国。
是的,谁会想到几十年前的那个衣衫褴褛、沿街乞讨的乞丐会成为一个大帝国的统治者。
是的,命运之神其实并不存在,他也不会将什么宝剑和钥匙交给一个乞丐,在那绝望的日子里,并没有人去同情和可怜这个人,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
他告诉我们,坚强的意志和决心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他告诉我们,执著的信念和无畏的心灵才是最强大的武器。
当朱元璋回望自己几十年的峥嵘岁月,回望自己一手建立的强大国家时,他有充足的理由为之骄傲和自豪!
我是朱元璋,是大明天下的缔造者!
六百多年过去了,但笼罩在朱元璋身上的争论似乎并没有停止的迹象。他有过不朽的功勋,也有过严重的过失,这些争论可能再过六百年也不会停止。
朱元璋,你就是你,历经时间的磨砺、岁月的侵蚀,你还依然屹立在那里,你的丰功伟绩和成败得失都被记录在史册上,供后人评说。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黄昏,京郊马场
这本是一片宽阔的农田,在一次政府征地中被征收,种上了草,并成为了皇室的专用马场。
参考消息
张三丰
还有一个洪武年间的名人,很多人都听过他的名字。这就是著名的张三丰。张三丰,名字叫做君宝,还有个名字叫全一,三丰只是他的号。生在辽东,算得上典型的东北汉子。而他的行事做派也充分体现了他的东北性格:不修边幅,而且胃口极好。即便是后来练成了辟谷之法,可以十多日不食,但不吃则罢,吃起来升斗辄尽。这位武当祖师,一直活到英宗时期,享年二百一十二岁(张三丰享年为近年考古研究所确认)。
朱元璋现在就站在这片专属于他的土地上,多年的马上征战使得他对于骑马这项运动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始终不能忘怀当年纵马驰骋的岁月。
岁月催人!
当年的风华少年,如今已经年华老去,当年的同伴好友,如今皆已不见踪影。
回望这一生,我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为了建立这个伟大的帝国,他付出了自己的青春、精力,牺牲了爱人、朋友和属下,他杀了很多人,做错了很多事,现在终于走到了终点。
一个孤独的老人守护着一个庞大的帝国,这就是最终的结局。
他又一次跨上了马匹,虽然他的身体早已不适合骑马,也不复当年之勇,但当他骑上马、挥动马鞭,一股熟悉的感觉油然而生,是的,一切又回来了:
皇觉寺里,明月相伴,孤灯一盏;
濠州城中,谨小慎微,奋发图强;
鄱阳湖畔,碧波千里,火光冲天!
茫茫大漠,金戈铁马,剑舞黄沙!
开创帝国,保世宏规,光耀后代!
他纵马奔驰,江河大地被他踩在脚下,锦绣山川被他抛在身后。
一个个的身影在他眼前浮现:郭子兴、马皇后、陈友谅、徐达、常遇春、王保保、胡惟庸、蓝玉,有的他爱过,有的他恨过,有的他信任过,有的他背叛过,有的是他的朋友,有的是他的敌人。
此生足矣,足矣!
参考消息
且留着孙权守大门
洪武元年,朱元璋曾和众臣游南京钟山,要选一块地方将来建皇帝陵墓,就是后来的明孝陵所在地。陵寝大门左边有一座被当地人称做孙陵岗的陵墓,大臣们请示朱元璋,要不要把孙权墓移走,考虑从南朝起,孙陵岗便已经是风景胜地,于是朱元璋将孙权墓的景观也规划在自己陵墓的风水系统中。当然至后来,渐成演义中说的“且留着孙权守大门”了。
少贫贱兮壮志扬!
千军如烈怒弦张!
我雄武兮大明强!
我雄武兮天下壮!
他勒住马头,迎着落日的最后一丝阳光,向壮美河山投下最后的一瞥,仰天大笑:
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
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太祖朱元璋崩,年七十一。
开国名将谱
朱元璋大事记
朱元璋为自己的子孙后辈设计的辈分表
1 太子家: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2 秦王家:尚志公诚秉,惟怀敬谊存,辅嗣资廉直,匡时永信敦。
3 晋王家:济美钟奇表,知新慎敏求,审心咸景慕,述学继前修。
4 燕王家: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恰伯仲,简靖迪先猷。
5 周王家:有子同安睦,勤朝在肃恭,绍伦敷惠润,昭格广登庸。
6 楚王家:孟季均荣显,英华蕴盛容,宏才升博衍,茂士立全功。
7 齐王家:贤能长可庆,睿智实堪宗,养性期渊雅,寅思复会通。
8 鲁王家:肇泰阳当健,观颐寿以弘,振举希兼达,康庄遇本宁。
9 蜀王家:悦友申宾让,承宣奉至平,懋进深滋益,端居务穆清。
10 湘王家:久镇开方岳,扬威谨礼仪,刚毅循超卓,权衡素自持。
11 代王家:逊仕成聪俊,充廷鼐鼎彝,传贻连秀郁,炳壮洪基。
12 肃王家:瞻禄贡真弼,缙绅识烈忠,曦晖跻当运,凯谏处恒隆。
13 辽王家:贵豪恩宠致,宪术俨尊儒,云仍祺保合,操翰丽龙舆。
14 庆王家:秩邃台,倪伸帅倬奇,适完因巨,骘眷发需毗。
15 宁王家:磐奠觐宸拱,多谋统议中,总添支庶阔,作哲向亲衷。
16 岷王家:徽音膺彦誉,定干企雍,崇礼原谘访,宽喜贲从。
17 谷王家:赋质僖雄敞,丛兴阐福昌,笃谐恂怿豫,扩霁昱祯祥。
18 韩王家:冲范徵偕旭,融谟朗逵,韶愉灏,令绪价蕃维。
19 沈王家:佶幼诠勋胤,恬效回,源【图_figure_0301_0072】,圭璧澈澄昂。
20 安王家:斐序斌廷赏,凝覃浚祉襄,恢严颛辑矩,缜密廓程纲。
21 唐王家:琼芝弥宇宙,硕器聿琳琚,启龄蒙颂体,嘉历协铭图。
22 郢王家:伟闻参望,箴诲洎皋夔,麒麟馀积兆,奎颖晔璇玑。
23 伊王家:勉典,褒珂采凤琛,应畴颁胄选,昆玉冠泉金。
24 靖江王(朱元璋侄子)家:赞佐相规约,经邦任履亨,若依纯一行,远得袭芳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