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女帝师五(35)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
猪猪岛小说网 www.zhuzhudao.cc,最快更新女帝师(全集)最新章节!
施哲微微苦笑:“其实在下早就想将弑君的真相公之于众了。即使没有昌王兵谏的上书,只要证据确凿,信王为撇清弑君的嫌疑,也必得杀掉高淳郡公。若早一些,或许还能救下邢陆两家数十口人的性命。”说着目中现出极为痛苦与自责的神色,“好过现在,冤魂满城,人头遍地,却只能眼睁睁看着。”
我本以为我会心痛,抚一抚左胸,掌心并无一丝搏动,胸中早已空无一物:“大人所言甚是。昔日司马昭杀成济,朱温杀氏叔琮[83],将皇帝困于股掌之上,尚且畏惧弑君之名,何况信王。没有昌王兵谏,朱云多半也活不成。既如此,大人为何不早些行事?”施哲并非没有听出我的嘲讽之意,却无一丝愠怒,只缓缓道:“因为君侯一再叮嘱,在下不敢误事,所以隐忍不发。其实昌王也可早些上书,延至今日才发作,想必也是因为君侯的缘故。否则,昌王如何能知道皇太后与高淳郡公的秘事,上书逼迫信王废杀太后?”
我如实道:“是我命刘钜半道拦下昌王,对他吐露实情的。”
施哲毫不意外,只是叹道:“可怜天下才太平了四十年,又要陷入战乱了。”
我冷笑道:“大人在责怪玉机么?”
施哲忙起身行一礼,道:“当其时,昌王若回京,只怕连同睿王一门也会被一网打尽。君侯重伤之余,当机立断,不但查明真凶,更布下罗网。‘民者固服于势,寡能怀于义’[84],君侯苦心孤诣,在下钦佩之至。反倒是在下,困守中枢,一筹莫展,实是无用之极。施哲愧对太宗,愧对先帝。”
苦心孤诣?说得甚好。我亦起身还礼:“大人言重。玉机的这点用心,全赖大人成全。”
施哲直起身子,语气急迫而不安:“只是……当真能阻止信王登基么?”
夜色清寒,隔着烛光晕染的薄脆窗纸,愈显杳然无尽。他的问题,我答不上来。我拨一拨烛芯,双目被热气熏得酸涩,遂反问道:“大人以为呢?”
多日以来,我刻意让自己不去想施哲所提的问题。隔着半透的纱帐,我仰面呆望着梁上的蜘蛛穿梭不住,稀薄的网亦是“苦心孤诣”。银杏正要熄灯,我竟莫名心慌起来,于枕上转头道:“留着吧。”
银杏一怔:“点着灯如何能睡好?”
我微笑道:“我从前爱点着灯睡,无非费些灯油火蜡罢了,不妨事。”
银杏迟疑片刻,终究把灯移得远些,又掩上纱罩。烛光温和了许多,似兵燹燃起的一缕火焰,刻意涂抹了烟花的柔糜与美好。银杏道:“奴婢服侍姑娘这么几年,从不知道姑娘有这样的习惯。”
我合目道:“有好些年了。那时候你还没到我身边。”
银杏知道我不喜欢说起昔日在宫中的事,因此也不多问,只坐在帐前道:“这位施大人也太过小心,明明说好的,还要特来问一问。既无益处,还给姑娘添了烦恼。”
我叹道:“这是掉脑袋的事,若不亲自问一问,自是不能放心。”
“掉脑袋?”银杏呆了片刻,忍不住问道,“其实施大人说得有理,姑娘若早一些揭发公子,邢陆两家当不会灭族才是。”
我笑道:“你是说,是我害得邢陆两家灭族的么?”
银杏一扭身,瞪起眼、扁起嘴道:“姑娘明知道奴婢不是这个意思。姑娘做什么都有姑娘的道理,奴婢只是问一问罢了。姑娘想答便答,不想答,奴婢不问便是了。”
我亦觉好笑,不觉侧过身子,曲臂为枕:“你曾问过我,为什么信王夫妇不迟不早,偏偏挑了我留在京中的时候刺杀先帝。”
银杏道:“姑娘一直也没有答奴婢。”
我笑道:“因为若早了,一来皇长子没有出生,若是兄终弟及,如何能让信王掌权?更不可能禅位于信王。二来太皇太后若在世,即便皇长子即位,也轮不到皇太后代上行禅让之事。需等这一生一死,方能成事。”
银杏恍然道:“原来如此。若再晚一些,恐怕先帝废后。所以信王挑了这个时候动手,而姑娘刚好就在京中。”
我叹道:“无论何事,都要挑合宜的时机。尤其是处在暗中的人。”顿一顿,又道,“论起时机,咱们也该去青州了。”
银杏笑道:“那奴婢明日就收拾物事,到时候绿萼姐姐被打发回城去,只怕要不高兴呢。”
三日后,我离开仁和屯,扬言要去青州。母亲与朱云送我上了船,便带着绿萼回城去了。行船十数里,我吩咐靠岸,命银杏继续乘船东行,我则孤身一人易服改装,坐易珠的车回城。
我本以为易珠会派心腹家人在岸上接应我,不想她亲自出城来。易珠一改平日的盛装华服,只穿了一件青灰色布衣,以逍遥巾裹髻,愈发显得肌肤明净,风姿卓荦。我亦改扮作男装,青衫磊落,与她遥遥呼应。易珠轻摇折扇,春风动发:“姐姐特意让我来此,就是为了坐我的车回京?这般掩人耳目,却是为何?”
我笑道:“有些要事,必得留在京中。只怕还得在妹妹府中叨扰几日。”
易珠一面请我上车,一面笑道:“姐姐住在我家中,正求之不得。姐姐若真的去了青州,我那五千两银子还不知问谁讨去。”
我拂一拂袍角的露水,掀开纱帘望着银杏的船顺流东下。朝阳如锦,柳丝如烟。原野村落如画,乘风缓缓游移。我拉着易珠坐定了,方笑道:“多亏妹妹接济,否则我的新平郡侯府,当真是支撑不下去了。”
易珠笑道:“真算起来,这五年姐姐应该得了不少赏赐,况且府中的人少,绿萼又是能干的,如何竟入不敷出,来问我借银子?妹妹很是好奇呢。”
我笑道:“我在外面开销大,放手撒钱也没有算计,自然入不敷出。”
易珠倒转扇柄向我点了两点,笑道:“姐姐这话哄旁人倒还罢了,休想哄我。罢了,姐姐自有姐姐的用途,若不够,我这里还有。”
我笑道:“多谢妹妹,钱已尽够了。待我周转过来,让小钱送到妹妹府里去。”
易珠笑道:“好啊。不知姐姐能不能添上点利息?”
我一怔:“利息?不知妹妹日常放贷,利息是几厘几分?”
易珠道:“银钱上的利息有什么稀罕?便是不要本金也没什么。我要的利息,只怕姐姐不肯给。”
我心中一动,微笑道:“这利息肯不肯给,要妹妹说了我才知道。”
三月廿一日,是已故信王高思谦一周年的忌日,信王太妃与高旸夫妇去了墓园,又去城外的寺庙做法事。汴城府和大理寺的官兵衙差都被差去城外搜寻要犯。清早起身,还未更衣,便听两个小丫头在外间议论,李万通又要进城说书了。
易珠将我单独安置在后花园的小楼之中,并派自己的心腹淑优并四个丫头两个小厮来服侍。小丫头捧着镜子,淑优在一旁调弄胭脂,一面笑道:“李万通进城,今天西市所有的买卖都不必做了。”
我低头把玩着淑优亲自穿好的米珠红玛瑙珠花,微微一笑道:“李万通的名声竟传到深宅大院里来了,连你们都知道他几时进城了。”
淑优笑道:“李万通惯说宗室权贵、豪门大户的逸闻,每常说中,听的人自然就多。深宅大院的人家,也才更关心别的深宅大院有什么短处和私隐好拿捏,因此恨不得请到府里来说呢。只是那李万通不肯罢了。”
我笑道:“这也有理。”
淑优又道:“自君侯回京,足不出户已有数日,想来闷得很。不若去樊楼坐上半日,听听那李万通说些什么,聊解烦闷。”
我颔首道:“也好。只是一个人去未免无趣,不知你家夫人可有兴致同去?”
淑优笑道:“这有何难?待奴婢遣人去问一问。”于是我依旧换上青衫,以幞巾裹发。不一时,小丫头回来禀道:“夫人说连日闷在家中也是无事可做,李万通好容易进城一次,自然要去听的。这会儿夫人已换好了衣裳,车也备下了,单等君侯过去呢。”
于是我与易珠早饭也不吃,径往樊楼去了。樊楼恰剩了最后一间临街的雅阁,我和易珠连呼幸运,立刻付清了银子,兴冲冲地往楼上钻。
咸平十七年的冬天,我便是坐在这里,听李万通说高旸在桂阳任上屠灭蓝山城、与妙尼智妃相恋生子的故事。八年前的启春,以“悍妻”自居,肆无忌惮地嘲弄自己年少时的真情。回头看,都是黑暗中的摸索与磨炼,帷幕拉开,有豁然明朗的惊喜和慨然。阳光贯穿整个西市,整条街漫漫散射着晨光,充满了温暖明丽的繁华气息。三三两两的人影浸泡了春光,似悠然自得的鱼,相遇又相忘于江湖。
用过早膳,易珠掰着指头笑道:“这李万通,说过信王府的事,又说过文泰来夫妇的事,还说过妹妹的事。不知他今日要说什么。”说着指一指窗外,“姐姐瞧一瞧下面的人,早早就坐在那里等着了。”
对面茶肆旁坐了上百人,围着空荡荡的一副桌椅,像朝觐般虔诚。“自七八年前便是如此了,哪一次不赚个盆满钵满呢?”
易珠笑道:“我倒是有些奇怪,这李万通整日揭发高门权贵的私隐与短处,这么些年竟还能安然无恙。难道就没有人来报复他么?没有官兵来捉他么?”
我口角一扬:“第一,李万通是收了钱财才曝人短缺,真要怪,也怪不到他的头上。第二,李万通还说过辅国公莫槿的事,莫槿的生母便是周贵妃,为此太宗皇帝还请李万通进宫说了一次书。太宗礼敬的人,多少有三分脸面。第三……”我想起刘钜,笑意更深,“只怕没人捉得住他。”
易珠瞟了我一眼,依旧望着楼下:“那倒也是。若没本事,也吃不下这口饭。”
【第二十五节 入幕萧郎】
直过了未时末,李万通才带着孙女姗姗来迟。
五年未见,当年的稚龄少女早已长成身材高挑的美貌女郎。只见她一身茜色布衣,两绺乌发垂于胸前,一枚雕花青玉牌以红丝带系在锁骨下,越发显得项下肌肤白腻如脂,甚而有些冶艳而诡秘。李万通依旧灰衣草鞋,银发萧萧。
人潮迅速让开一条通道,向两边推涌,众人延颈企踵,发出潮水一般的轰鸣。李万通一径走到茶棚下坐了,少女进屋烧了一壶茶出来。照例拿起斗笠,围着祖父转了几个圈,圈越绕越宽,不一时,铜钱与散银已堆成了小山。少女将钱倒入小竹筐之中,接着飘身跃起,抛出斗笠将楼上抛下的散钱一一囊括入怀。掌声暴起,彩声震得耳鼓嘤嘤鸣响。斗笠中有好些银锭子,少女瞧也不瞧,依旧倒入竹筐,这才摆下折扇、汗巾、茶水等物。李万通一拍醒木,人潮次第安静。
易珠笑道:“这李万通,一年比一年的声势大,这比御驾出行,百姓跪迎也不差什么了。”
我抿一口茶:“百姓整日为生计奔忙,没有奇闻逸事,何以消遣?”
整条西市大街都安静下来,连隔壁雅间的客人剥瓜子、嚼奶酥的声音都听得见。李万通用热茶漱了口,这才缓缓言道:“今日要说的一回书,名字叫作‘皇太后委身旧萧郎,摄政王觊觎新君位。’”
易珠一惊,险些摔了手中的茶盏:“这……虽然朝野俱如此猜测,可李万通也太露骨了些!”
我以折扇遮住口鼻,缓缓推动雅阁的窗棂。但见红衣少女端立在祖父身旁,扬起下颌,妙目环视,正与我目光相对。我缩了手,窗户慢慢合拢:“不露骨的,也没有这么多人听。”
易珠道:“这是皇家秘事,我怕他还没说完,就被官军抓了。”
我不屑道:“这人山人海的,官军若不是有飞天遁地之能,只怕捉他不到。”
易珠深深看了我一眼:“姐姐……似乎知道这李万通要说什么似的。”
我笑道:“我若知道,便不来听了。难道在这里等着官军捉拿么?”不待易珠说话,我又道,“这一回书如此惊心动魄,妹妹就不好奇么?”易珠向楼下望了一眼,终是不语。
只听李万通朗声道:“自古色字头上一把刀,是剜肉剔骨的利刃。今日所说的这位少年郡公爷,因‘色’字而起,又因‘色’字落败。诚可谓:帝师墙内鹡鸰鸣,椒房贵戚等闲做。萧郎半醉入幕来,飞燕一笑终身错。”说罢长叹一声,暮春的风卷起漫天飞絮,纷纷扬扬如飞蛾扑火,迎着斜阳飘远。整个人群都陷入了惋惜与怅惘。
少女笑吟吟道:“爷爷,您老人家说的到底是谁呀?”
李万通又一拍醒木,一字一字道:“今日要说的,便是当今高淳郡公爷朱云!”
人群哗然如沸。易珠留意我的神情,微微一笑道:“我说什么‘帝师’‘椒房’,原来说的是姐姐的兄弟。”
我冷笑道:“我的兄弟,难道说不得?”
易珠把玩着脑后的发带,笑道:“这李万通说书我也听过几次。若是爆人短处,总是托言前朝,或改名换姓,或改易官爵,总要给人留些颜面,也给自己留条生路。似这般不加掩饰,还是头一次。”
我哼了一声,垂头不答。只听李万通续道:“高淳郡公朱云,长公主府大管家的独子,本是仆庸厮役,一世出不了头的。不想小公爷有幸,生来便得了四位贵人相助,不但生得英俊魁伟,更学得武艺骑射、使炮放铳的好本事。年纪轻轻,便拜将封侯,统领千军万马。可谓少年得意,风光无限。嗳,究竟是哪四位贵人呢?众位看官且听小老儿慢慢道来。
“这第一位贵人,自然是朱小公爷旧日的主人家,熙平长公主。小公爷自小讨长公主的欢喜,长公主便一力栽培他,把他当王孙公子一般教养,更命他与信王府的小王爷作伴,否则如何能养成这一身的贵气,又如何能有这样好的本事?
“这第二位贵人,是信王府的小王爷,如今已袭了父王的爵,一手掌握军政大权。便是朝野传言高小官家即将禅位的那一位。信王常肯提携小公爷,否则小公爷才不过二十五岁,如何就做了郡公?
“这第三位贵人,是小公爷的自家人,便是他的长姐、太宗朝最得宠的妃子——婉妃。当年正因婉妃辛苦诞育皇子,小公爷的先公才被追封了爵位,小公爷袭爵,方做了高淳县侯。
施哲微微苦笑:“其实在下早就想将弑君的真相公之于众了。即使没有昌王兵谏的上书,只要证据确凿,信王为撇清弑君的嫌疑,也必得杀掉高淳郡公。若早一些,或许还能救下邢陆两家数十口人的性命。”说着目中现出极为痛苦与自责的神色,“好过现在,冤魂满城,人头遍地,却只能眼睁睁看着。”
我本以为我会心痛,抚一抚左胸,掌心并无一丝搏动,胸中早已空无一物:“大人所言甚是。昔日司马昭杀成济,朱温杀氏叔琮[83],将皇帝困于股掌之上,尚且畏惧弑君之名,何况信王。没有昌王兵谏,朱云多半也活不成。既如此,大人为何不早些行事?”施哲并非没有听出我的嘲讽之意,却无一丝愠怒,只缓缓道:“因为君侯一再叮嘱,在下不敢误事,所以隐忍不发。其实昌王也可早些上书,延至今日才发作,想必也是因为君侯的缘故。否则,昌王如何能知道皇太后与高淳郡公的秘事,上书逼迫信王废杀太后?”
我如实道:“是我命刘钜半道拦下昌王,对他吐露实情的。”
施哲毫不意外,只是叹道:“可怜天下才太平了四十年,又要陷入战乱了。”
我冷笑道:“大人在责怪玉机么?”
施哲忙起身行一礼,道:“当其时,昌王若回京,只怕连同睿王一门也会被一网打尽。君侯重伤之余,当机立断,不但查明真凶,更布下罗网。‘民者固服于势,寡能怀于义’[84],君侯苦心孤诣,在下钦佩之至。反倒是在下,困守中枢,一筹莫展,实是无用之极。施哲愧对太宗,愧对先帝。”
苦心孤诣?说得甚好。我亦起身还礼:“大人言重。玉机的这点用心,全赖大人成全。”
施哲直起身子,语气急迫而不安:“只是……当真能阻止信王登基么?”
夜色清寒,隔着烛光晕染的薄脆窗纸,愈显杳然无尽。他的问题,我答不上来。我拨一拨烛芯,双目被热气熏得酸涩,遂反问道:“大人以为呢?”
多日以来,我刻意让自己不去想施哲所提的问题。隔着半透的纱帐,我仰面呆望着梁上的蜘蛛穿梭不住,稀薄的网亦是“苦心孤诣”。银杏正要熄灯,我竟莫名心慌起来,于枕上转头道:“留着吧。”
银杏一怔:“点着灯如何能睡好?”
我微笑道:“我从前爱点着灯睡,无非费些灯油火蜡罢了,不妨事。”
银杏迟疑片刻,终究把灯移得远些,又掩上纱罩。烛光温和了许多,似兵燹燃起的一缕火焰,刻意涂抹了烟花的柔糜与美好。银杏道:“奴婢服侍姑娘这么几年,从不知道姑娘有这样的习惯。”
我合目道:“有好些年了。那时候你还没到我身边。”
银杏知道我不喜欢说起昔日在宫中的事,因此也不多问,只坐在帐前道:“这位施大人也太过小心,明明说好的,还要特来问一问。既无益处,还给姑娘添了烦恼。”
我叹道:“这是掉脑袋的事,若不亲自问一问,自是不能放心。”
“掉脑袋?”银杏呆了片刻,忍不住问道,“其实施大人说得有理,姑娘若早一些揭发公子,邢陆两家当不会灭族才是。”
我笑道:“你是说,是我害得邢陆两家灭族的么?”
银杏一扭身,瞪起眼、扁起嘴道:“姑娘明知道奴婢不是这个意思。姑娘做什么都有姑娘的道理,奴婢只是问一问罢了。姑娘想答便答,不想答,奴婢不问便是了。”
我亦觉好笑,不觉侧过身子,曲臂为枕:“你曾问过我,为什么信王夫妇不迟不早,偏偏挑了我留在京中的时候刺杀先帝。”
银杏道:“姑娘一直也没有答奴婢。”
我笑道:“因为若早了,一来皇长子没有出生,若是兄终弟及,如何能让信王掌权?更不可能禅位于信王。二来太皇太后若在世,即便皇长子即位,也轮不到皇太后代上行禅让之事。需等这一生一死,方能成事。”
银杏恍然道:“原来如此。若再晚一些,恐怕先帝废后。所以信王挑了这个时候动手,而姑娘刚好就在京中。”
我叹道:“无论何事,都要挑合宜的时机。尤其是处在暗中的人。”顿一顿,又道,“论起时机,咱们也该去青州了。”
银杏笑道:“那奴婢明日就收拾物事,到时候绿萼姐姐被打发回城去,只怕要不高兴呢。”
三日后,我离开仁和屯,扬言要去青州。母亲与朱云送我上了船,便带着绿萼回城去了。行船十数里,我吩咐靠岸,命银杏继续乘船东行,我则孤身一人易服改装,坐易珠的车回城。
我本以为易珠会派心腹家人在岸上接应我,不想她亲自出城来。易珠一改平日的盛装华服,只穿了一件青灰色布衣,以逍遥巾裹髻,愈发显得肌肤明净,风姿卓荦。我亦改扮作男装,青衫磊落,与她遥遥呼应。易珠轻摇折扇,春风动发:“姐姐特意让我来此,就是为了坐我的车回京?这般掩人耳目,却是为何?”
我笑道:“有些要事,必得留在京中。只怕还得在妹妹府中叨扰几日。”
易珠一面请我上车,一面笑道:“姐姐住在我家中,正求之不得。姐姐若真的去了青州,我那五千两银子还不知问谁讨去。”
我拂一拂袍角的露水,掀开纱帘望着银杏的船顺流东下。朝阳如锦,柳丝如烟。原野村落如画,乘风缓缓游移。我拉着易珠坐定了,方笑道:“多亏妹妹接济,否则我的新平郡侯府,当真是支撑不下去了。”
易珠笑道:“真算起来,这五年姐姐应该得了不少赏赐,况且府中的人少,绿萼又是能干的,如何竟入不敷出,来问我借银子?妹妹很是好奇呢。”
我笑道:“我在外面开销大,放手撒钱也没有算计,自然入不敷出。”
易珠倒转扇柄向我点了两点,笑道:“姐姐这话哄旁人倒还罢了,休想哄我。罢了,姐姐自有姐姐的用途,若不够,我这里还有。”
我笑道:“多谢妹妹,钱已尽够了。待我周转过来,让小钱送到妹妹府里去。”
易珠笑道:“好啊。不知姐姐能不能添上点利息?”
我一怔:“利息?不知妹妹日常放贷,利息是几厘几分?”
易珠道:“银钱上的利息有什么稀罕?便是不要本金也没什么。我要的利息,只怕姐姐不肯给。”
我心中一动,微笑道:“这利息肯不肯给,要妹妹说了我才知道。”
三月廿一日,是已故信王高思谦一周年的忌日,信王太妃与高旸夫妇去了墓园,又去城外的寺庙做法事。汴城府和大理寺的官兵衙差都被差去城外搜寻要犯。清早起身,还未更衣,便听两个小丫头在外间议论,李万通又要进城说书了。
易珠将我单独安置在后花园的小楼之中,并派自己的心腹淑优并四个丫头两个小厮来服侍。小丫头捧着镜子,淑优在一旁调弄胭脂,一面笑道:“李万通进城,今天西市所有的买卖都不必做了。”
我低头把玩着淑优亲自穿好的米珠红玛瑙珠花,微微一笑道:“李万通的名声竟传到深宅大院里来了,连你们都知道他几时进城了。”
淑优笑道:“李万通惯说宗室权贵、豪门大户的逸闻,每常说中,听的人自然就多。深宅大院的人家,也才更关心别的深宅大院有什么短处和私隐好拿捏,因此恨不得请到府里来说呢。只是那李万通不肯罢了。”
我笑道:“这也有理。”
淑优又道:“自君侯回京,足不出户已有数日,想来闷得很。不若去樊楼坐上半日,听听那李万通说些什么,聊解烦闷。”
我颔首道:“也好。只是一个人去未免无趣,不知你家夫人可有兴致同去?”
淑优笑道:“这有何难?待奴婢遣人去问一问。”于是我依旧换上青衫,以幞巾裹发。不一时,小丫头回来禀道:“夫人说连日闷在家中也是无事可做,李万通好容易进城一次,自然要去听的。这会儿夫人已换好了衣裳,车也备下了,单等君侯过去呢。”
于是我与易珠早饭也不吃,径往樊楼去了。樊楼恰剩了最后一间临街的雅阁,我和易珠连呼幸运,立刻付清了银子,兴冲冲地往楼上钻。
咸平十七年的冬天,我便是坐在这里,听李万通说高旸在桂阳任上屠灭蓝山城、与妙尼智妃相恋生子的故事。八年前的启春,以“悍妻”自居,肆无忌惮地嘲弄自己年少时的真情。回头看,都是黑暗中的摸索与磨炼,帷幕拉开,有豁然明朗的惊喜和慨然。阳光贯穿整个西市,整条街漫漫散射着晨光,充满了温暖明丽的繁华气息。三三两两的人影浸泡了春光,似悠然自得的鱼,相遇又相忘于江湖。
用过早膳,易珠掰着指头笑道:“这李万通,说过信王府的事,又说过文泰来夫妇的事,还说过妹妹的事。不知他今日要说什么。”说着指一指窗外,“姐姐瞧一瞧下面的人,早早就坐在那里等着了。”
对面茶肆旁坐了上百人,围着空荡荡的一副桌椅,像朝觐般虔诚。“自七八年前便是如此了,哪一次不赚个盆满钵满呢?”
易珠笑道:“我倒是有些奇怪,这李万通整日揭发高门权贵的私隐与短处,这么些年竟还能安然无恙。难道就没有人来报复他么?没有官兵来捉他么?”
我口角一扬:“第一,李万通是收了钱财才曝人短缺,真要怪,也怪不到他的头上。第二,李万通还说过辅国公莫槿的事,莫槿的生母便是周贵妃,为此太宗皇帝还请李万通进宫说了一次书。太宗礼敬的人,多少有三分脸面。第三……”我想起刘钜,笑意更深,“只怕没人捉得住他。”
易珠瞟了我一眼,依旧望着楼下:“那倒也是。若没本事,也吃不下这口饭。”
【第二十五节 入幕萧郎】
直过了未时末,李万通才带着孙女姗姗来迟。
五年未见,当年的稚龄少女早已长成身材高挑的美貌女郎。只见她一身茜色布衣,两绺乌发垂于胸前,一枚雕花青玉牌以红丝带系在锁骨下,越发显得项下肌肤白腻如脂,甚而有些冶艳而诡秘。李万通依旧灰衣草鞋,银发萧萧。
人潮迅速让开一条通道,向两边推涌,众人延颈企踵,发出潮水一般的轰鸣。李万通一径走到茶棚下坐了,少女进屋烧了一壶茶出来。照例拿起斗笠,围着祖父转了几个圈,圈越绕越宽,不一时,铜钱与散银已堆成了小山。少女将钱倒入小竹筐之中,接着飘身跃起,抛出斗笠将楼上抛下的散钱一一囊括入怀。掌声暴起,彩声震得耳鼓嘤嘤鸣响。斗笠中有好些银锭子,少女瞧也不瞧,依旧倒入竹筐,这才摆下折扇、汗巾、茶水等物。李万通一拍醒木,人潮次第安静。
易珠笑道:“这李万通,一年比一年的声势大,这比御驾出行,百姓跪迎也不差什么了。”
我抿一口茶:“百姓整日为生计奔忙,没有奇闻逸事,何以消遣?”
整条西市大街都安静下来,连隔壁雅间的客人剥瓜子、嚼奶酥的声音都听得见。李万通用热茶漱了口,这才缓缓言道:“今日要说的一回书,名字叫作‘皇太后委身旧萧郎,摄政王觊觎新君位。’”
易珠一惊,险些摔了手中的茶盏:“这……虽然朝野俱如此猜测,可李万通也太露骨了些!”
我以折扇遮住口鼻,缓缓推动雅阁的窗棂。但见红衣少女端立在祖父身旁,扬起下颌,妙目环视,正与我目光相对。我缩了手,窗户慢慢合拢:“不露骨的,也没有这么多人听。”
易珠道:“这是皇家秘事,我怕他还没说完,就被官军抓了。”
我不屑道:“这人山人海的,官军若不是有飞天遁地之能,只怕捉他不到。”
易珠深深看了我一眼:“姐姐……似乎知道这李万通要说什么似的。”
我笑道:“我若知道,便不来听了。难道在这里等着官军捉拿么?”不待易珠说话,我又道,“这一回书如此惊心动魄,妹妹就不好奇么?”易珠向楼下望了一眼,终是不语。
只听李万通朗声道:“自古色字头上一把刀,是剜肉剔骨的利刃。今日所说的这位少年郡公爷,因‘色’字而起,又因‘色’字落败。诚可谓:帝师墙内鹡鸰鸣,椒房贵戚等闲做。萧郎半醉入幕来,飞燕一笑终身错。”说罢长叹一声,暮春的风卷起漫天飞絮,纷纷扬扬如飞蛾扑火,迎着斜阳飘远。整个人群都陷入了惋惜与怅惘。
少女笑吟吟道:“爷爷,您老人家说的到底是谁呀?”
李万通又一拍醒木,一字一字道:“今日要说的,便是当今高淳郡公爷朱云!”
人群哗然如沸。易珠留意我的神情,微微一笑道:“我说什么‘帝师’‘椒房’,原来说的是姐姐的兄弟。”
我冷笑道:“我的兄弟,难道说不得?”
易珠把玩着脑后的发带,笑道:“这李万通说书我也听过几次。若是爆人短处,总是托言前朝,或改名换姓,或改易官爵,总要给人留些颜面,也给自己留条生路。似这般不加掩饰,还是头一次。”
我哼了一声,垂头不答。只听李万通续道:“高淳郡公朱云,长公主府大管家的独子,本是仆庸厮役,一世出不了头的。不想小公爷有幸,生来便得了四位贵人相助,不但生得英俊魁伟,更学得武艺骑射、使炮放铳的好本事。年纪轻轻,便拜将封侯,统领千军万马。可谓少年得意,风光无限。嗳,究竟是哪四位贵人呢?众位看官且听小老儿慢慢道来。
“这第一位贵人,自然是朱小公爷旧日的主人家,熙平长公主。小公爷自小讨长公主的欢喜,长公主便一力栽培他,把他当王孙公子一般教养,更命他与信王府的小王爷作伴,否则如何能养成这一身的贵气,又如何能有这样好的本事?
“这第二位贵人,是信王府的小王爷,如今已袭了父王的爵,一手掌握军政大权。便是朝野传言高小官家即将禅位的那一位。信王常肯提携小公爷,否则小公爷才不过二十五岁,如何就做了郡公?
“这第三位贵人,是小公爷的自家人,便是他的长姐、太宗朝最得宠的妃子——婉妃。当年正因婉妃辛苦诞育皇子,小公爷的先公才被追封了爵位,小公爷袭爵,方做了高淳县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