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扬州,绝不可重演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
猪猪岛小说网 www.zhuzhudao.cc,最快更新大流寇最新章节!
陆四也有些“目瞪口呆”,虽然知道宝应城内根本没有多少反抗的力量,但夺城如此轻松也是远出他意料。
他都已经做好起码上百人在攀登云梯过程中坠落的思想准备,然而,从头到尾他都没看到有赤条汉子“啊”的一声跟断线风筝般坠落。
【看书福利】送你一个现金红包!关注vx公众【书友大本营】即可领取!
架梯、上梯、爬梯、翻墙...
夺城的过程就是如此轻松简单,甚至还有些可笑。没有任何你死我活的搏斗,也没有哀号惊叫声,激烈程度甚至都比不上乡村的宗族械斗。
守城一方的表现真的是太让陆四无语了,除了刚开始的时候躲在城垛后往下面丢丢石块,就几乎没有任何作为。
如果说有,就是陆四隐约看见有一个人用手中的长棍试图去推倒架在城上的云梯,但推了几次没有推动后,那个人将长棍直接扔了下来,然后就再也没有看见他的身影了。
守城一方的表现可笑至极,攻城一方除了表现出来的勇气值得肯定,其余方面同样可笑至极。
陆四相当无语。
那些已经攀上城的赤条汉子们不知道是酒劲上来了,还是觉得爬上城墙就大事已定,一个个在那兴奋的大喊大叫,根本不去追赶驱逐附近的“敌人”,反而聚在一起趴在城垛上朝下面的人鬼叫乱喊,也不知道喊的啥玩意。
守城一方竟然没有抓住这个机会进行反攻,反而一哄而散,也是让人大跌眼界的很。
陆四不由感慨,难怪历朝历代农民起义初期都能迅速取得“赫赫”战果,因为在初期,他们的敌人比他们更弱小。
只要人数上形成压制,没有驻军的县城于起义军而言,几乎都是不设防的。
真的是胆大,就能上。
........
第一个光身子“贼人”翻上城后,城墙上就彻底混成一团了,郭典史虽竭力想组织反抗,把“贼人”们赶下去,可那些衙差和乡民青壮都叫赤条条上城的“贼人”吓坏了,根本不敢抵抗。
再说也实在是没法抵抗,“贼人”拿的是刀,他们拿的是什么?
更何况听说贼人破城之后只杀官绅和大户,那关他们这些人什么事?
“贼人进城了,贼人进城了!”
一大帮子青壮将县衙发给他们的木棍丢弃在城上,头也不回的往城下跑,一边跑一边叫喊。
有脑子不灵光的跟无头苍蝇在城中乱跑,灵光的直接拔腿回家,有那心大的更是衣服一脱被子一蒙,天塌下来也跟他无关。
宝应失守,真正定局。
巡检司杂兵出身的富安陈大江上城后,将一帮酒劲上头正在吹牛逼的家伙骂了一通,然后赶紧带人下城将城门打开。
早等得不耐烦的程霖立时带着他的风字营鱼贯进城,有过夺取淮安城经验的风字营入城之后就立时分兵控制全城。
整个破城之战耗时半个时辰,死伤个位数。
守城一方死一人,伤一人。
死者是被炮弹砸塌城墙压断身子的捕快,伤者是下城逃跑时失脚滚落的。
淮军方面死一人,伤两人。
死者是叫一块砖头击中额头当场毙命,伤者却是被自家上城同伴脑袋上掉落的铁锅砸到,属“误伤”。
那铁锅可没东西固定,顶在头上如果动作剧烈肯定会左右偏晃,稍不留神掉落自然会砸到下面的人。
淮安府城那边有推官金某纵身一跃舍身成仕,有知府吴某为国捐躯,宝应县城这边却是无一官吏为大明死节。
哪怕是力主抵抗“四爷”郭典史在陷入穷途末路之后,也没有拔刀抹脖子,而是一个人靠在城墙下的角落,绝望的看着在一面“淮”字军旗下向城中扑去的“贼兵”们。
郭典史最后被几个喝上头的“醉鬼”发现了,这几个家伙见到穿着官服的郭典史,第一时间不是想着将此人生擒去领赏,而是冲上前将郭典史身上洗劫一空,拿着那几颗碎银子晃悠悠的到处找酒铺。造反夺城这等平生从未干过的大事,值得他们找个地方再吹一阵。
这个事实也证明,淮安的酒,好,上头。
黄县丞一直没动,被人架起来拖到城下献给陆头领时,这位黄县丞就好像中风一般,一动不动,目光看着像是痴呆。
“官?”
陆四看了眼就摆了摆手,孙武进二话不说拔刀就给了吓傻的黄县丞一刀。
钱知县及时听取了师爷宋公的建议,那就是趁贼人还没找到他们赶紧乔装混为百姓藏于城中某处,待风波过后贼人松懈再悄悄出城。
然而让钱知县万万没想到的是,他和宋师爷刚刚乔装好就被几位衙役给抱住了,然后几个衙役合作将知县老爷绑了出去,对着正开过来的一支贼人队伍大叫:“好汉,我们绑了知县!”
钱知县被行刑前有过后悔,不应该听郭典史的,说什么全城军民宁死不降的鬼话。
他哀求过饶命,可没人再给他机会。他认命了,知道自己难逃一死,唯一的遗憾是一帮贼人竟将他历年书画作品不当一回事直接点火烧了。
城中大乱,有了陆四亲口下的命令,“醉鬼”们开始全城洗劫起来。
当然,目标是被允许的那些人。
风字营控制住全城,谁家有功名,谁家是大户,哪些人出资出人支持县衙守城,这些想要核实并不费事。
同那淮安城张士元家一样,入夜后的宝应城中同样伏尸上千,有满门被杀,有只剩妇孺的。
这也不得以为之,除了以此刺激淮军上下跟自己走,敢于拼命,杀光官绅和城中大户也有利于淮军战线的稳定。
否则,留下这些人,淮军主力前脚一走,后脚恐怕就是立马翻天。
李自成的教训还不够深刻么。
成功夺取宝应城也极大鼓舞了南路军的士气,虽然这个士气是建立在宝应城其实“不设防”的前提上,但依旧是淮军真正靠强攻夺取的第一座城池。
宝应就在扬州和淮安的必经之地,对于两地联系有极其重要意义,其境内的射阳湖四通八达,既通扬州,又通盐城,更通淮安,在淮扬这片水乡纵横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军事价值。
控制住射阳湖,可以确保淮军运输线的畅通,日后若漕队升级为水军,也能配合陆军作战,如当年南宋韩世忠抗金一般,那么陆四肯定不能放弃宝应城,于是他决定留下一支人马镇守此地,并在射阳湖着手筹备淮军的水军。
如果历史无法改变,淮军始终慢了一步,未来,淮军必将与清军决战于淮扬之地。
扬州,绝不可重演。
陆四也有些“目瞪口呆”,虽然知道宝应城内根本没有多少反抗的力量,但夺城如此轻松也是远出他意料。
他都已经做好起码上百人在攀登云梯过程中坠落的思想准备,然而,从头到尾他都没看到有赤条汉子“啊”的一声跟断线风筝般坠落。
【看书福利】送你一个现金红包!关注vx公众【书友大本营】即可领取!
架梯、上梯、爬梯、翻墙...
夺城的过程就是如此轻松简单,甚至还有些可笑。没有任何你死我活的搏斗,也没有哀号惊叫声,激烈程度甚至都比不上乡村的宗族械斗。
守城一方的表现真的是太让陆四无语了,除了刚开始的时候躲在城垛后往下面丢丢石块,就几乎没有任何作为。
如果说有,就是陆四隐约看见有一个人用手中的长棍试图去推倒架在城上的云梯,但推了几次没有推动后,那个人将长棍直接扔了下来,然后就再也没有看见他的身影了。
守城一方的表现可笑至极,攻城一方除了表现出来的勇气值得肯定,其余方面同样可笑至极。
陆四相当无语。
那些已经攀上城的赤条汉子们不知道是酒劲上来了,还是觉得爬上城墙就大事已定,一个个在那兴奋的大喊大叫,根本不去追赶驱逐附近的“敌人”,反而聚在一起趴在城垛上朝下面的人鬼叫乱喊,也不知道喊的啥玩意。
守城一方竟然没有抓住这个机会进行反攻,反而一哄而散,也是让人大跌眼界的很。
陆四不由感慨,难怪历朝历代农民起义初期都能迅速取得“赫赫”战果,因为在初期,他们的敌人比他们更弱小。
只要人数上形成压制,没有驻军的县城于起义军而言,几乎都是不设防的。
真的是胆大,就能上。
........
第一个光身子“贼人”翻上城后,城墙上就彻底混成一团了,郭典史虽竭力想组织反抗,把“贼人”们赶下去,可那些衙差和乡民青壮都叫赤条条上城的“贼人”吓坏了,根本不敢抵抗。
再说也实在是没法抵抗,“贼人”拿的是刀,他们拿的是什么?
更何况听说贼人破城之后只杀官绅和大户,那关他们这些人什么事?
“贼人进城了,贼人进城了!”
一大帮子青壮将县衙发给他们的木棍丢弃在城上,头也不回的往城下跑,一边跑一边叫喊。
有脑子不灵光的跟无头苍蝇在城中乱跑,灵光的直接拔腿回家,有那心大的更是衣服一脱被子一蒙,天塌下来也跟他无关。
宝应失守,真正定局。
巡检司杂兵出身的富安陈大江上城后,将一帮酒劲上头正在吹牛逼的家伙骂了一通,然后赶紧带人下城将城门打开。
早等得不耐烦的程霖立时带着他的风字营鱼贯进城,有过夺取淮安城经验的风字营入城之后就立时分兵控制全城。
整个破城之战耗时半个时辰,死伤个位数。
守城一方死一人,伤一人。
死者是被炮弹砸塌城墙压断身子的捕快,伤者是下城逃跑时失脚滚落的。
淮军方面死一人,伤两人。
死者是叫一块砖头击中额头当场毙命,伤者却是被自家上城同伴脑袋上掉落的铁锅砸到,属“误伤”。
那铁锅可没东西固定,顶在头上如果动作剧烈肯定会左右偏晃,稍不留神掉落自然会砸到下面的人。
淮安府城那边有推官金某纵身一跃舍身成仕,有知府吴某为国捐躯,宝应县城这边却是无一官吏为大明死节。
哪怕是力主抵抗“四爷”郭典史在陷入穷途末路之后,也没有拔刀抹脖子,而是一个人靠在城墙下的角落,绝望的看着在一面“淮”字军旗下向城中扑去的“贼兵”们。
郭典史最后被几个喝上头的“醉鬼”发现了,这几个家伙见到穿着官服的郭典史,第一时间不是想着将此人生擒去领赏,而是冲上前将郭典史身上洗劫一空,拿着那几颗碎银子晃悠悠的到处找酒铺。造反夺城这等平生从未干过的大事,值得他们找个地方再吹一阵。
这个事实也证明,淮安的酒,好,上头。
黄县丞一直没动,被人架起来拖到城下献给陆头领时,这位黄县丞就好像中风一般,一动不动,目光看着像是痴呆。
“官?”
陆四看了眼就摆了摆手,孙武进二话不说拔刀就给了吓傻的黄县丞一刀。
钱知县及时听取了师爷宋公的建议,那就是趁贼人还没找到他们赶紧乔装混为百姓藏于城中某处,待风波过后贼人松懈再悄悄出城。
然而让钱知县万万没想到的是,他和宋师爷刚刚乔装好就被几位衙役给抱住了,然后几个衙役合作将知县老爷绑了出去,对着正开过来的一支贼人队伍大叫:“好汉,我们绑了知县!”
钱知县被行刑前有过后悔,不应该听郭典史的,说什么全城军民宁死不降的鬼话。
他哀求过饶命,可没人再给他机会。他认命了,知道自己难逃一死,唯一的遗憾是一帮贼人竟将他历年书画作品不当一回事直接点火烧了。
城中大乱,有了陆四亲口下的命令,“醉鬼”们开始全城洗劫起来。
当然,目标是被允许的那些人。
风字营控制住全城,谁家有功名,谁家是大户,哪些人出资出人支持县衙守城,这些想要核实并不费事。
同那淮安城张士元家一样,入夜后的宝应城中同样伏尸上千,有满门被杀,有只剩妇孺的。
这也不得以为之,除了以此刺激淮军上下跟自己走,敢于拼命,杀光官绅和城中大户也有利于淮军战线的稳定。
否则,留下这些人,淮军主力前脚一走,后脚恐怕就是立马翻天。
李自成的教训还不够深刻么。
成功夺取宝应城也极大鼓舞了南路军的士气,虽然这个士气是建立在宝应城其实“不设防”的前提上,但依旧是淮军真正靠强攻夺取的第一座城池。
宝应就在扬州和淮安的必经之地,对于两地联系有极其重要意义,其境内的射阳湖四通八达,既通扬州,又通盐城,更通淮安,在淮扬这片水乡纵横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军事价值。
控制住射阳湖,可以确保淮军运输线的畅通,日后若漕队升级为水军,也能配合陆军作战,如当年南宋韩世忠抗金一般,那么陆四肯定不能放弃宝应城,于是他决定留下一支人马镇守此地,并在射阳湖着手筹备淮军的水军。
如果历史无法改变,淮军始终慢了一步,未来,淮军必将与清军决战于淮扬之地。
扬州,绝不可重演。